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黄河政治文明基因与新时代中国治理智慧探析/李庚香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20-10-20 15:08:18
气质。所有这些关于美好社会和美好生活的想象、描绘、设计和实践追求,充分反映了黄河政治文明的美好情怀、生活智慧、心理追求,具有普遍的、共同的思想价值。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深刻的思想养料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一样,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该自觉地从黄河政治文明关于美好社会的想象、设计、描绘和实践路径中寻求灵感、科学谋划,并在新的历史阶段将其变为现实。在新时代,要通过“治理起来”,实现“组织起来”与“活跃起来”的统一。
一是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政治、发展、治理的终极目的,促进治理现代化与人本化的有机统一。黄河政治文明重视民众、民生、人伦、人情,这与党的宗旨和新时代党的全部工作目标天然契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把民众放在国本的地位,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政治和治理的最大道义,是获得人民认同和支持的先决性条件,是黄河政治文明的思想精髓。“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让人民感受到社会发展、治理水平提升的成效。
二是把为了人民与依靠人民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治理的社会共识和合力。黄河政治文明的治理理念尽管也强调民众的地位、民生的重要性,但往往把民众对象化、民生虚置化,往往难以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和阻碍因素。我们要以史为鉴,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以构建科学完善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为基础,树立大社会观、大治理观,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群众动员优势、网络媒介的个体参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以保障人民的利益,激发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以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三是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领导工作的敏感点、着重点、立足点,厚植社会治理的民心民意基础。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32民生的小事是政治和治理的大事,这是进行政治领导和社会治理必须把握和遵循的辩证法。人民群众最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党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就要针对这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操心、出实力,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项工作,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汲取传统政治美学智慧,促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务实高效。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多元、多样、多发。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构建法治保障、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