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黄河政治文明基因与新时代中国治理智慧探析/李庚香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20-10-20 15:08:18
现代化发展潮流。其中,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根本。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方位激发不同经济形式的创造活力和全体人民的创富能力。经济是否有活力,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否科学有效,经济体制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关键。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优做强。要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社会财富充分涌流。[8]
  四是在复杂不确定经济环境下,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对冲谋划能力,确保经济大局稳定和实现逆势增长。黄河政治文明的重本抑末思想揭示了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对于应对经济发展危局深具启发意义。2020年初骤然暴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给本来就发展低迷的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挫伤,我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已经基本控制疫情,加快生产生活恢复,经济发展向好向稳的根本趋势没有改变,但是,这场疫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带来严峻挑战。面对这种突发事件造成的空前严峻局面,除了坚持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还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敢于和善于运用跨周期、逆周期调节的手段,在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科学谋划的基础上,用超常规决策和风险性决策对冲经济发展风险,因势利导地进行扩大内需与扩大外贸着重点的转换,增强经济发展抗风险的能力,以知难而进、逆水行舟的韧劲闯过难关、越过风险,并着眼未来蓄势、蓄能、蓄力。
  七、破除传统义利观畸轻畸重甚至二元对立的偏颇思维,实现现代治理中道义引领与利益激励的相得益彰
  义利观是关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问题,是国家治理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和个人行为方式等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黄河政治文明中蕴含有义利观的丰富内容和深刻精辟的见解,其中尤以儒家关于义利观的思想最为集中,并且在社会道德教化和实践中的影响更为深远。孔子、孟子、荀子都对义利问题进行了比较透彻的阐释,且其认识都比较辩证。一方面,他们认为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