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黄河政治文明的历史局限因素蠡探/李庚香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20-09-02 13:04:00
中,对于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的格局和演变熟视无睹。黄河文明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其他文明却强调“己之所欲,要施于人”。当政者对外部世界闭目塞听,知识阶层受制于科举考试内容的桎梏,对四书五经皓首穷经,对外部世界知识和景象的探索既无兴趣,也鲜有了解的途径,普通民众对外部世界更是一无所知。整个黄河文明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只是秉承于“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规则,既未能科学、理性地认知外部世界,也失去了对自身的客观准确认知,导致黄河文明与世界文明不期而遇时,进退失据,由高高在上到屈居下风,严重挫伤了文化自信,陷入心理自卑。
    对于黄河政治文明的历史局限因素,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也都有所觉察。他们以两宋的灭亡为样本,对黄河政治文明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政治文明的缺陷进行了非常有启示意义的解剖。他们认为,宋朝的覆亡不能跟其他王朝的灭亡相提并论。黄宗羲曾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14]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15]也就是说,宋朝的灭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亡,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大变局,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作“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就叫作“文明的突变”。随着以元和清为代表的游牧文明登上历史舞台,由伏羲、黄帝发端,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的农耕文明伦理文化和礼乐文化,在经过唐诗、宋词的辉煌后,其“王气”以及“斯文”气质衰退,并由此造成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被动。黄宗羲和王夫之对于传统政治文明的这种反思尽管具有以管窥天的特征,但其深刻性、独到性对于我们今天通过文化复兴、文化创新提升国家现代治理效能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课题主持人:李庚香。课题参与人:李宜馨(1994— ),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聂世军(1964— ),男,领导科学杂志社总编辑、编审;李军领(1974— ),男,领导科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参考文献:
    [1]老子[M].汤漳平,王朝华,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
    [2]张耿光.庄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3]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39.
    [4]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荀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62.
    [7]韩非子[M].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8]张觉.商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9]刘向.说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75.
    [10]四书五经[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3.
    [11]叶光大,李万寿,
[1][2][3][4][5][6][7][8][9][10][11][12][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