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黄河政治文明的历史局限因素蠡探/李庚香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20-09-02 13:04:00
化立场、在野立场、民间立场,尽管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却往往与统治集团的本能需求格格不入,表现为行政取向与道德取向背离、利益激励与道德激励背离、政治道德显规则与潜规则背离,脱离具体的政治行为情境,从而在整个传统政治实践中至多被作为一种幌子,而没有得到切实的施行和遵守。
    十、故步自封的国际观
    黄河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本是生机勃勃、雄健豪迈的文明,但当其逐步地从流域文明发展成全域性文明时,就开始渐渐地萌发了安于现状、故步自封的基因,即从西周大一统的礼乐文明和分封制的广阔疆域形成开始,在思想文化、国家战略、国际视野、社会心理上就有了趋于守成、保守的倾向,其自身发展愈成熟,其保守、封闭的成分就会愈强,这在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和强化。首先,“华夷之辨”预示着文化上保守基因的生成。“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防”,用于区别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而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区分的观念,合于华夏礼仪文明者为华夏,不合者为蛮夷。从深远的历史视角来看,“华夷之辨”或“夷夏之防”,一方面体现的是由黄河文明发展融汇而来的华夏文明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预示着这一文明对其他不同文明的排斥态度,在国际观上隐含了某种趋于保守自闭的倾向。其次,“天朝上国”理念隐含的自负情结。黄河文明不断扩展融合,先后形成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雄踞东亚、冠绝当时、四方来朝的“天朝上国”,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包括整个官僚阶层、知识阶层开始陷入一种虚幻的想象、盲目的陶醉,无不认为当时的文化、制度、物产、国力等已经登峰造极、无以复加,似乎进入了“历史的终结”。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化,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当这种“天朝上国”意识不断强化和固化时,统治阶层和知识阶层都逐渐丧失了了解世界、研判趋势、交流互鉴的动机与能力,变得茫然无知、昏庸愚昧,必然造成文明的衰落、政治的衰败、经济的衰退,被历史的潮流淘汰,由自负转变为自卑。再次,闭关锁国国策所隐含的战略收缩态势和对世界的畏怯心理。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企图与世界隔绝的国家政策,目的在于通过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人员等方面的交流,维持国内思想的恒定、人心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明朝在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筑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发生礼仪之争而禁止天主教,被视为清朝锁国的开始。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尽管暂时达到了防止国外不同思想、文化、商品、科学、技术冲击的目的,避免了文化、经济、政治竞争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却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降低了国家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逐渐落后于世界,并在鸦片战争后被世界列强肆意宰割。最后,坐井观天的世界认知所隐含的安于现状的狭隘国际视野。由于区域地理的局限,黄河文明对世界的认知长期囿于天圆地方、唯我独尊、四方宾服的原始粗浅认识
[1][2][3][4][5][6][7][8][9][10][11][12][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