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7-04-27 15:14:34
正当性;监督权作为防止决策权和执行权不作为、乱作为或者滥用的保障,要注重独立性、严肃性和权威性,避免其他权力的干扰。
在进行权力运行机制设计时,必须着重考虑对主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制约问题。解决一把手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积弊,根本的还是要形成对一把手的权力进行有效制约的机制。要严格控制一把手的用人权,有效制约一把手的决策权,通过完善权力分解规则消解一把手过于集中的权力,着眼于强化制衡分权,减少一把手对具体事务的直接管理,针对重大决策建立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社会评估、集体讨论、班子酝酿等程序,构建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实现权力分解效果的最优化。
权力运行不科学,缺乏必要的制约与监督,就会造成“谁的权力大谁说了算”的情况,形成吸附一切的巨大“黑洞”。因此,我们要在制度设计、权力运行流程、权力行使范围、决策制定和落实、决策实施效果反馈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融入监督和制约的因素,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确保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和廉洁性。要以制约权力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整个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体系,实现监督的全覆盖、无禁区。
(三)增强监督合力,形成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双轨道运行机制
在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他监督力量的作用,创新监督体制机制,拓展监督渠道,搭建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网络监督、社会监督等的巨大作用,通过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双轨道运行机制,筑就权力运行的坚实防火墙。
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党内监督的效果必须注意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现在,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网民通过在网上发表意见和建议,提供信息和线索,行使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成现实监督的平台。网民参与的普遍性和自主性,使得网络监督俨然形成一张“天网”,使权力始终置于其视野之内,为遏制腐败、开展监督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和动力。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领导干部必须积极面对网络监督,主动接受网络监督。有关部门要顺应时代潮流,对网络监督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使网络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网络监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无论采取哪种监督方式,运用哪种监督力量,我们的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监督;权力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要用更有力的制度、更有效的运作、更公开的方式、更广泛的力量保证监督不留空白、没有死角,确保监督的最佳效果。
(四)强化监督执纪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对监督权的监督问题,使“打铁的人”变成“铁打的人”,防止“灯下黑”
纪检监察机关是专责监督机构,不仅要坚定履行监督职责,更要主动带头接受监督。只有主动接受监督,才有资格要求他人接受监督;只有经得起别人的监督,才有底气监督别人。“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一定意义上说,纪检监察干部是&ld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