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7-04-27 15:14:34
况普遍存在,并导致一系列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的信任。根据中央纪检部门通报的不完全统计结果,截至2015年11月11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有133名副省级以上官员被查处,其中许多曾经是出类拔萃、政绩卓著、贡献突出、荣誉显耀的优秀领导干部。他们从昔日的模范官员沦为今日的阶下囚,除了其自身信仰的丧失和道德的沦丧,缺少有力、有效的监督可以说是更为根本的原因。因此,越是素质好、能力强、岗位重要、政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组织高度信任的干部,越是要重点加强监督。这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需要,也是对优秀干部真正的关心、关怀和爱护。在对干部的信任与监督问题上,一定要吸取教训,充分认识到,优秀领导干部头上的光环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其优点和成绩通常容易被放大,而一些明显的违纪行为和贪腐苗头则容易被过分宽容甚至遮盖,久而久之,成为监督死角,小节有亏,终累大德。组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是爱、宽是害,监督和问责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怜悯之心,要敢于痛下针砭、壮士断腕,才能产生震慑效应和挽救作用。因此,对于组织而言,要信任干部,但不能放松监督。管出来的孩子争气,宠出来的孩子娇气。红脸比黑脸好,出汗比出事强。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事实证明,一味放任、放权、放手,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是有巨大成本和风险的。
  我们强调监督,解决监督不足的问题,并不否认自律的重要作用。对于干部来说,强化监督是必需的,但也必须严格自律,避免出现“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温水煮青蛙”的情况。我们知道,有些问题是人所不知、己所独知的。领导干部如果自己不管住自己,别人再怎么管也是难以管住的。因此,一定要慎独、慎微,努力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三)强化监督是建立信任的基石和保障
  正确处理信任与监督的关系,也是走出“历史周期律”的必然选项。1945年,知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在与毛泽东的对话中提出了“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在他看来,“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他是在用“历史周期律”来提醒即将获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但毛泽东同志对他提出的“历史周期律”问题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他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当前,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绝大部分干部忠诚老实、勤政廉政、担当有为,但我们依然要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这与信任与否无关,而是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保持集中统一,始终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与我们加强党内监督息息相关,加强党内监督是我们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法宝。因此,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国内外管理实践得出的重要工作原则,也是解决当前党内问题的关键所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只有把信任和监督、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走出“历史周期律”。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和全面
[1][2][3][4][5][6][7][8][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