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3期
计划行为理论视域下领导干部“技术性躺赢”行为探析/高 静 廖小丹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高 静 廖小丹
日期:2025-08-22 09:40:22
“技术性躺赢”行为创造隐蔽空间,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以“迹”为“绩”、重“显绩”轻“潜绩”的表面作为,主要通过表演式留迹、竞争性留痕、避责性留印来凸显政绩成果,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填表格、造数字、整材料上,以表面痕迹来掩盖“为官不为”之实,在以“迹”为“绩”的形式主义中实现“躺赢”。毫无疑问,考评机制留下的空间和缝隙从结果端为“躺平式干部”提供了“躺赢”的可能性,成为领导干部实施“技术性躺赢”行为的客观机制原因。
三、领导干部“技术性躺赢”行为干预之策
领导干部是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领导干部“技术性躺赢”行为的蔓延无疑会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影响干部成长,阻碍发展大局,扰乱政治生态。为此,本文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基于对领导干部“技术性躺赢”行为的原因分析,从干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提出对领导干部的“技术性躺赢”行为进行干预和控制的策略,让领导干部“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营造干事创业的良性生态,引领社会风尚。
(一)行为态度层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躺赢”心态
领导干部在行为态度上支持“技术性躺赢”,其实质是因心态扭曲而引发的思想滑坡和行为越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20]因此,针对领导干部思想滑坡问题,需要从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层面解决。首先,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引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及时对领导干部的“捷径心态”和“躺赢心态”进行纠偏,消除其畏难情绪和急于求成心理,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与艰苦奋斗精神,使勤奋做事、勤勉为官成为政治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矫正“躺平式干部”的政治价值追求,促其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主要回答“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要在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中帮助“躺平式干部”剔除利己、“躺赢”思想,以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赢”的评判标准,替代技术性“邀功留名”的政绩追求,把为人民造福作为价值追求,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再次,引导“躺平式干部”为政以德,筑牢思想防线。历史证明,帝国、王朝的崩溃覆灭以及执政党的下台,都与当政者未能很好地立德、修德、践德有关,与当权者的作风、政德有失直接相关。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政德教育和建立科学的政德考评机制,让“躺平式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为政以德中主动杜绝“躺赢”心态,在以德配位思想内化的作用下“不想躺”。
(二)主观规范层面:营造良性政治生态,回归优胜劣汰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人人皆可躺平”的社会氛围会诱发领导干部的“躺平”心理,逆淘汰的官场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