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3期
计划行为理论视域下领导干部“技术性躺赢”行为探析/高 静 廖小丹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高 静 廖小丹
日期:2025-08-22 09:40:22
【摘 要】“技术性躺赢”是领导干部反内卷化的主动心态选择和行为动向,是非良性内部竞争环境下的行为异化现象,其“躺赢”技术主要表现为“号子留名术”“形式功绩薄”“太极避责功”“庸碌安稳符”。根据计划行为理论,领导干部“技术性躺赢”在行为态度上是认知与情感的理性选择,在主观规范上是“躺平”与“躺赢”的群体症候,在知觉行为控制上是竞争与政绩的反向操作。领导干部作为全党、全社会的风向标,其“技术性躺赢”行为势必引发社会多重矛盾。为此,要进行及时干预,从行为态度层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主观规范层面营造良性政治生态,从知觉行为控制层面完善考评机制,让领导干部“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营造干事创业的良性政治生态。 【关 键 词】计划行为理论;领导干部;“躺赢”行为;“技术性躺赢”;政治生态
【作者简介】高静(1995— ),女,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廖小丹(1995— ),女,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研究——基于中共党史的视角”(项目编号:2023BZX3)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5)03-0084-08
近年来,一股宣扬“躺着也能赢”的为官哲学思潮在领导干部队伍中逐渐蔓延开来,其症结和源头值得深入研究和剖析。“躺赢”一词最早来源于网络游戏《英雄联盟》,指游戏竞技中无须付出努力即可获得胜利的状态。从字面上理解,“躺赢”也就是“躺平也能赢”,即不努力也能实现竞争目标,如今主要泛指在各行各业的竞争中,人们违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通过技术性手段实现“躺平也能赢”的目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性躺赢”这一行为在公共行政部门中深受“躺平式干部”的追捧,甚至出现了一批干部专门研究“如何躺”“怎么躺”等技术性问题,以求用又快又省的方式实现政绩目标。当“躺赢”成为一项技术性问题时,我们理应思考:领导干部群体想“躺赢”的原因是什么?能够“躺赢”的条件有哪些?敢于“躺赢”的底气源自何处?从现实来看,领导干部作为党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治国理政、促进社会发展、服务百姓的重大责任,是全党、全社会的风向标,其“技术性躺赢”行为势必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争议。
计划行为理论是以主体的行为意向为研究变量,对主体行为进行阐释和分析的理论,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健康科学等领域。从理论上来看,领导干部的“技术性躺赢”行为源自其行为意向[1],这种行为意向受到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2]。因此,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来探讨领导干部“技术性躺赢”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从源头上追溯领导干部“技术性躺赢”行为的产生原因,找准干预之策,助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高执政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