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中国式领导力:修己安人、内圣外王之道/孔云中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孔云中
日期:2024-11-15 09:09:52
代表的治理之道,德智并用,行仁义之法,推崇礼乐制度,提倡教化和仁政,崇德尚贤,移风易俗,辅以刑罚,除暴安良,万民慕之而归,从而保合诸夏,协和万邦,以王天下。这是后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所提倡的治国之道,深刻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
4.霸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法治刑杀之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王道衰微,人心道德再度败坏,以至于沦落到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地步。这一时期,天下诸侯纷纷称雄称霸,崇尚法治刑杀之道的“霸道”之治应运而生。霸,谐音“伯”,是诸侯之长的意思。春秋时期,天子衰而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先后出现的春秋五霸正是这一时期最有势力的五个诸侯之长。霸道之治是春秋五霸的治理之道,就是以武力强制手段使天下屈从。霸道之治近似于法家治国之道,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依法治国,用智和力,以力服人,以利诱人,以法治、武力、刑杀、权势、胁迫等手段统治天下,目的是使民众畏服而顺之。到了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又渐渐形成战国七雄,争霸天下,依旧行“霸道”之治。西北地区的秦国重用商鞅,施行变法,行法家治国之道,富国强兵。到了嬴政专任严刑峻法的刑杀之道,成就法家之治的极致状态,终于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中国由此迎来了大一统的全新时代。
然而,统一之后延续霸道之治的秦王朝却仅仅存在15年就土崩瓦解了。为什么霸道之治能帮助西北边陲的诸侯小国秦国发展壮大直至一统天下,却不能使强大的秦王朝一统万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梳理了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四种治国之道:三皇时代以道化民的“皇道”,道法自然,行无为之治,天下由此大治,是中华文明肇始;五帝时代以德教民的“帝道”,崇尚礼让,君主行德教之治,天下为公,是上古文明巅峰;三王时代以功导民的“王道”,家国天下,行仁义之治,教化天下,万民归心;五霸强秦以力率民的“霸道”,借虚名以争实利,礼崩乐坏,专任刑杀,以力与法征服天下。可以看到,从三皇时代以道治国,到五帝时代以德治国,再到三王时代以功治国,最后到五霸强秦时代以力治国,古代中国“皇、帝、王、霸”治理之道的历史演化过程明显呈现出从德政、仁政向法治和刑杀的转变。后世历代君王的治理之道多有不同,但究其根本无不是在“德”与“刑”两种理路上寻求平衡,或德主刑辅,或刑主德辅,或先刑后德,或专任刑杀,等等。就如同中国传统哲学的阴与阳,阴阳两面相互交融、此消彼长、相生相克。
三、中国式领导力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获得了大幅提升,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也越来越深入。基于这一背景和上文内容,本文正式提出“中国式领导力”的概念和模型,并条分缕析,论述其与中国文化和西方管理学的渊源及联系。本文所要尝试构建的“中国式领导力”,其本质是希望借鉴西方的领导力概念,运用西方管理学惯常的表达方式,总结和提炼中国文化中经典的领导思想和管理智慧,并与西方现代管理学融合,使之适用于现代各类组织的领导和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