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党的领导机制内涵探究与运行优化/石东伟 洪向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石东伟 洪向华 日期:2025-09-16 09:51:05
人民民主乡村实践的过程中,监督机制的运行需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文化上应然与实然的差距影响了监督机制的运行,并在实践中表现为两方面问题:一是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实践领导者的村级党组织容易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排斥和抗拒村民的监督,会在实践中主动屏蔽乡村事务信息,不为村民提供相应的监督渠道,使村民在监督中缺乏必要的权力和资源,无法开展有效的民主监督;二是就村民本人而言,在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决策中优先默认村干部的主导地位,并讲究中庸和趋同,对于公共事务选择随大流,缺乏自主意识和担当意识,这实质上也影响了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
  四、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党的领导机制运行的优化路径
  推动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民主意识培育、完善乡村社会的基础条件、提升村级党组织的自主性、培育乡村民主文化等举措来优化党的领导机制的运行。
  (一)加强村级党组织民主意识培育
  政党作为现代化的关键推动力量,在推动民主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基层民主体系一定是建立在强有力的政党权威基础之上。”[18]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契合基层民主机制的核心要义,且自身的革命性唤醒农村民主意识的发育[19],在我国,坚持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特征,我国民主政治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党的领导,因此,对于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实践而言,村级党组织要不断加强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育,运用好动员机制,推动村民更好地实现民主参与。
  首先,要加强对乡村党员干部民主意识的教育培训。在当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情况下,村党支部书记的民主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动员机制作用的发挥,村“两委”干部作为协助力量,对动员机制的运行也至关重要。因此,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现场授课指导,共同探讨民众参与的活动方案,不断实现理念更新和能力提升,并以此强化其履行民主推进责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请进来”之外,也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法,通过组织专门学习、外出培训参观等方式,不断开阔乡村党员干部的视野,着重提高乡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水平、民主意识和民主推进能力。
  其次,要推动党组织强化自身的民主功能。功能体系建设既是村级党组织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实践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推动民主落实的抓手,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实践的发展。一是要强化信息传递功能。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的成就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所言所行一律公布出来,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让公众知道”[20],这充分肯定了信息公开对民主的促进作用。实质上,信息公开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让公众充分、客观了解公共事务的实际情况,以使其形成清醒、独立的立场和观点,从而更好地实现民主参与。因此,村级党组织既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织网络,向村民公开公共事务的各项信息,同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以村民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传递,从而为公众的参与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二是要注重拓展参与渠道。动员机制的目标就在于实现村民的广泛参与,因此,要注重拓展参与渠道,比如开辟公共论坛、进行社交媒体互动等,使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