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党的领导机制内涵探究与运行优化/石东伟 洪向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石东伟 洪向华 日期:2025-09-16 09:51:05
党组织可以利用党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对乡村民主运行过程中的各方面力量和资源进行整合。中国共产党通过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治理主体中建立党支部、推荐党员干部,从而建立起村级党组织与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党建联结关系,有效地嵌入乡村治理体系。通过这种联结关系,村级党组织可以将组织意图传达至各党小组和党员个人。乡村的各党小组和党员具有政治和社会双重角色。一方面,在政治角色的要求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服务群众为导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经由民主各环节贡献出所在组织或党员个人的资源和力量,实现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另一方面,在社会角色的示范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提供资源和力量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精神又能产生较强的社会感染力,从而激发其他社会主体配合党的领导,服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民主参与中发挥自身治理力量,从而使村级党组织发挥整合功能,将各类社会主体的力量和资源进行整合。比如,一些地方在乡村公共建设中将不同来源的资金进行整合,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运用“六步工作法”来决定资金的使用途径,即进行广泛宣传、问卷调查、梳理建议、提交村民议事会审议、提交村民会议表决、进行7天公示。资金使用的“六步工作法”是在党建引领下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乡村实践,而经由上述环节,党实现了对资金的整合和投放。
  4.落实保障的监督机制
  党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实践的监督主要包括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相应的监督机制也分为直接监督机制和间接监督机制。
  直接监督机制是指村级党组织发挥权威优势,运用自身的组织网络和党员力量,直接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实践的运行进行监督,包括对民主流程的跟踪以及对民主结果的审议与讨论等,比如在民主选举中对候选人资格的审查监督,在民主协商中对议题采集的规范性、议题交办的流程性、议题协商的民主性、协商结果的公共性等方面进行复盘,在民主决策中对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在民主管理中对管理的成效进行监督等。间接监督机制,是指农村基层党组织并不直接参与监督,而是通过赋权、赋能等方式,调动其他主体的力量,使其发挥监督作用。一是信息赋能的监督机制。信息赋能的监督机制强调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注重通过宣传、公示等方式将民主运行过程所涉及的问题告知给公众,使其发挥监督作用,从而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实践的规范性。比如,村级党组织通过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形式来推动村庄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民主管理,使村民能够对村庄事务进行了解,并开展监督。党组织通过及时接收并反馈群众在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对不规范行为及时进行纠偏,发挥监督作用。二是权力赋能的监督机制。权力赋能的监督机制强调对参与权的尊重,注重通过党组织的授权赋予公众参与监督的机会和能力。比如,对于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务,村级党组织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村务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和民主评议会等方式,赋予村民参与权,让村民在参与过程中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进而开展有效监督。除此之外,村级党组织还可以聘请专家学者,赋予其监督权力,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实践的规范性、技术性等问题进行监督,为全过程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