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党的领导机制内涵探究与运行优化/石东伟 洪向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石东伟 洪向华 日期:2025-09-16 09:51:05
,不同路径的研究虽然都不约而同提出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但对党的领导的作用机制、作用现状以及推进路径缺乏系统深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围绕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作用何以发挥、如何优化进行探讨,以期从微观视角进一步推动党对全过程人民民主领导和推进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二、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党的领导机制的构成及内涵
  党对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和推动是通过一定的机制来发挥作用的,要对党的领导作用进行研究,首先就要对其作用机制的构成进行分析。
  (一)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党的领导机制的构成
  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主体的全方位、客体的全覆盖和程序的全链条[10],涉及民主的全部阶段、全部领域、全部层级[11],要推动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就要针对上述要求,通过有效的机制,充分释放党的领导制度优势效能。首先,就主体的全方位而言,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调动全体村民进行民主参与。因此,村级党组织就要通过有效的动员,不仅使乡村干部、村民代表等精英群体参与到民主过程中,还要确保基层党员、普通农民也能实现有效参与,这个过程就涉及党的动员机制。就客体的全覆盖而言,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涵盖村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由于有多元主体参与,认识分歧和利益矛盾在所难免。若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引发乡村内部矛盾对立,影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对此,村级党组织要进行有效的协调,化解各方面、各层次的分歧和矛盾,确保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秩序,这个过程就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协调机制。就程序的全链条而言,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同样涉及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多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12],因此,各个民主环节不应相互独立、缺乏协同,而是最终都要指向有效治理,并以此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这方面,村级党组织就要根据现实需要,对乡村民主进行有效整合,使各方面的治理力量和资源能够协同,从而提升治理效能,这涉及的是党的领导的整合机制。除此之外,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运行需要乡村各项民主制度得以落实、各项民主举措得以贯彻,比如村委会选举的规范化运行、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四议两公开”的落实,以保证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落实程序的全链条、客体的全覆盖。村级党组织需要利用自身的权威进行监督,为各项制度和举措的贯彻落实提供保障,这涉及党的领导的监督机制。因此,在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动员机制、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监督机制。
  (二)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党的领导机制的内涵
  经上述分析可知,党对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动员机制、协调机制、整合机制和监督机制来实现的,要深入分析党对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机理,就有必要对这些机制的内涵做进一步的分析。
  1.主体保障的动员机制
  党的领导的动员机制主要是针对当前乡村社会的政治冷漠、村民的弱参与而发挥作用的。政治冷漠、村民的弱参与往往会使乡村民主的运行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无法实现主体的全方位参与。因此,村级党组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