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领导干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哲学思维能力抉微——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时文龙 丁红艳 周月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时文龙 丁红艳 周月华 日期:2025-08-19 09:14:01
、因果关系具有清晰而准确的认知,能够以辩证性和创新性思维去解读事物。提升领导干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哲学思维能力,必然要做到通“事理”。确切地说,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只关注生产力本身,还应关切新型生产关系的塑造。这既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遵循的“事理”。为此,领导干部要以创新性改革为关键抓手,着力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将发生革命性变革,原有的生产关系也将随之发生深刻改变。因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阶段,领导干部要充分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性,清晰地认识到创新性改革是塑造新型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如果原有的生产关系不能跟进调适,就可能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抑制器”。为此,领导干部应从经济、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以及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体系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等层面重点发力,切实以经济、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为基础推动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为手段优化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新型工业化体系构建为重点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为基点营造国际创新环境优势。简言之,只有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破除一切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藩篱,才能塑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而推动自主创新水平提升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知“人理”:以创造性应用为指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在WSR系统方法论中,“物理”和“事理”业已得到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佐证和技术支撑,而“人理”相较于前两者尚缺乏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的理论与技术。学者顾基发等通过对“人理”的深邃思考,从系统工程实践的角度凝练出“人理”的六个关键要素,即关系、情感、习惯、知识、利益和协调。[19]虽然上述要素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与实质各有不同,但更好地满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不同关键要素的共同指向和价值基点。领导干部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明“物理”、通“事理”,更要知“人理”,即要以创造性应用为指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从哲学上看,生产力具有属人性,它并不是超历史的预成的实体,而是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是人能够直接掌握的力量。同理,人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面前并不是被动的,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人,凭借创造性应用这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可以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而更好地服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领导干部应在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动自觉,落脚点则是在知“人理”的根本遵循和结果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