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领导干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哲学思维能力抉微——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时文龙 丁红艳 周月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时文龙 丁红艳 周月华 日期:2025-08-19 09:14:01
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存在;“事理”主要是理解和观察世界怎样被建模与管理,包括组织管理者的介入与执行管理事务所采用的方式;“人理”凸显的是人与己、人与他者,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处理,涉及得失、爱恨、信任与怀疑等。WSR系统方法论不仅充分考虑了物和技术的因素,还将事和人的因素纳入对结果影响程度的考察范围,呈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客观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等基本特征。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涉及“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性实践活动,直接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战略认知、关系统筹、综合决策、靶向纠错及驾驭全局等哲学思维能力。综览既有研究,理论界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性与前沿性议题展开了多维探究,既有成果丰富和拓展了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论域与思路,但鲜有从人的视角出发,尤其是着眼于领导干部这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人群的研究。事实上,一旦领导干部出现了“哲学上的贫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中就容易坠入“本领恐慌”的泥淖。鉴于此,本文基于WSR系统方法论,尝试对提升领导干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哲学思维能力展开理论演绎,这对提高新时代领导干部的能力素养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学理研究与现实指导价值。
  二、“能力呼唤”: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领导干部哲学思维能力提出新诉求
  (一)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性: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演进的最新形态
  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在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也在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完成自身发展和演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生产力理论的深刻剖析,不仅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关系原理,而且第一次将作为“社会力量”“共同活动方式”及“结果”的生产力概念推向了哲学高度,这既为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形成”发挥了奠基性作用,也为深刻洞察和科学总结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演进规律提供了依据与遵循。历史性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性之一,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由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先进不断发展演进的最新形态,新质生产力正是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发展形成、由科技创新所主导的一种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并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范畴,而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呈现与时代化表征,依然体现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和衡量标准。同时,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新”的形态规定性与“质”的内生规定性的集合,也受到具体历史条件和特定社会环境的制约。比如,新质生产力往往依赖于特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和速度会有所不同,这将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此外,新的管理理念、制度化变革、生产组织方式等不断涌现并融入现实生产力,也将赋予新质生产力全新的时代内涵。
  总体而言,新质生产力生成与演进的历史特性,决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有哲学思维作为指导。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哲学思维能力,既要在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以更加宏观、更加辩证的视野精准把握发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