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领导干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哲学思维能力抉微——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时文龙 丁红艳 周月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时文龙 丁红艳 周月华 日期:2025-08-19 09:14:01
产力的“先天不足”及“后天畸形”,它关切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利益如何实现,如何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与制度环境的优化增进人民福祉,而绝非谋求资本的增殖。倘若领导干部不能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角度深刻体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区别,那就难以规范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彻底否定与完全摒弃。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结构中实体性要素与非实体性要素结合的广度、深度、频度的拓展,是传统生产力加速迭代跃升的必然,这也决定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存在不同的质态。但是,领导干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亦应辩证地看到,传统生产力所积累的物质基础、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会在较长时期内相互依赖、彼此共存。领导干部只有在悟透这一客观现实中不断强化理论自觉,才能在发挥传统生产力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推进发展生产力。
  (三)做不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动自觉有待落实
  在历史上,哲学都是标榜超越现实的,是纯思辨的。[17]马克思主义哲学打破了这个传统,真正使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成为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哲学。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是生产力,意味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要落实和应用到现实的社会生产中去,而领导干部的哲学思维能力尤其是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动自觉,直接关乎新质生产力的最终落实和应用成效。所谓行动自觉,特指主体在没有外部强制或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基于内在的认知与能动性意识,积极采取实际行动去完成特定任务或践行某种理念。毋庸讳言,当前部分领导干部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自觉性还不够高,这成为制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瓶颈。
  领导干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承者与践行者,应具有较高的改变世界的自觉性,但受群体规模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生产力发展路径依赖等多重因素制约,部分领导干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出现了消极懈怠“慢作为”、畏难畏险“不担当”、高高在上“官本位”等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不仅浪费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岗位平台和机会等宝贵资源,更败坏了奋发图强、破局前行与务实进取的干部作风。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出现“做不实”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主体内在能动性不强。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可知,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作为实践的主体,虽然部分领导干部能在头脑中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中主观能动性较为匮乏,在行动落实上往往是“挂着空挡踩油门”。部分领导干部还拖着一条官僚主义的“辫子”,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重心放在自身的权威维护和职务晋升上,而不是扑下身子、走进基层、贴近群众,真正致力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与发展。另有部分领导干部对待市场中的创新主体时,存在“居庙堂之高”并以行政指令替代市场引导的倾向,难以用平等、服务的心态助力新质生产力相关市场主体尽快成长。另一方面,难以摆脱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一个具有自增强机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