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新质领导力:领导者对新型生产关系作用的关键因素/王 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 立 日期:2025-08-13 09:25:5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9]王平.新质生产力条件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塑造与调适[J].当代经济研究,2024(7):5-15.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孙烨.技术创新涌现性的特征表达及其认知演化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3):39-44.
  [12]唐波,李志.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的替代影响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1):203-214.
  [13]黄灿灿.扁平化组织信息传递障碍因素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16(8):126-127.
  [14]李雷,杨怀珍.领导定义演化进程的综述、评价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1(5):225-228.
  [15]白洁,李秀峰.公共领导力:概念界定与构成维度:基于领导力理论与中国情境的探索[J].党政研究,2021(5):101-109.
  [16]李庚香.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以新质领导力提升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J].领导科学,2025(1):5-16.
  [17]任保平,豆渊博.新质生产力: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4(3):5-16.
  [18]杜传忠,疏爽,李泽浩.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与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23(12):20-28.
  [19]陈正其.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J].经济论坛,2023(2):38-45.
  [2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5.
  [21]王晓丹.马克思历史观视域下生产关系的科学定位与现代建构,学术探索[J],2022(7):2-7.
  [22]尹俊,孙巾雅.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J].改革,2024(5):45-53.
  [23]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2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8.
  [25]韩喜平,马丽娟.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J].当代经济研究,2024(2):20-29.
  [2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4.
  编辑 张小瑞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