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新质领导力:领导者对新型生产关系作用的关键因素/王 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 立 日期:2025-08-13 09:25:57
领导。这些理论从不同维度对领导力进行解读。然而,尽管这些理论在概念界定上尚未达成统一,如有研究曾明确指出,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有关领导的定义出现过百种以上,而且至今也还是争论中的命题[14],研究对象却普遍被统称为“领导者”,甚至有研究将私人部门的领导力理论直接应用于公共部门的领导力问题。[15]这种泛化倾向使得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变得模糊,难以满足不同情境下的现实需求。
  在中国特色情境中,领导者所处的组织属性对其领导力的要求存在明显的不同。例如,政府组织的领导者和企业组织的领导者(包括国有企业领导者和民营企业领导者)虽然都处于组织的中高层职位,行使的领导职能或者领导权限等有相同之处,但由于组织目标、结构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二者所需的领导力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政府领导者更强调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执行能力,而企业领导者则更注重市场竞争与创新能力。这种区别表明,明确领导力的承载者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论层面对领导力本质的理解,也有助于实践层面针对性地提升特定领导者的所需能力。
  在此背景下,本文讨论的“新质领导力”概念,其承载者指向为企业组织中的领导者。其原因在于,新质生产力“新”的特征体现在新生产要素及其全新结合方式上,而“质”的特征则体现在高质量产业基础发展、绿色发展产业路径和高效产业发展动能上。[16]这些内容并不完全是公共部门或政府组织的主要职能,而是企业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创新管理和提升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使命。因此,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创造和实践主体,企业组织的领导者应当率先成为新质领导力的拥有者和践行者。这一界定不仅有助于明确理论研究的现实对象,也为领导者在实践中提升领导力提供明确的参照。
  三、新质领导力的核心维度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看,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必然要求传统生产关系实现跃迁[17],这就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要带有前瞻性;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能够影响和带动众多行业的协同发展,具有明显的渗透和融合的特点[18],这需要生产关系的变革具有创新性;从微观经济参与主体的角度看,不同组织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程度具有差异性,这导致生产关系在实施层面具有非趋同性。因此,在新型生产关系的特殊属性要求下,新质领导力应该具备特定的结构维度。
  (一)洞察决策力是新质领导力的战略维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实现新的产业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质态演变,而宏观产业发展的质变则以微观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量变累积为基础。因此,组织层面生产关系变革调整的根本落脚点在于能够实现由既有的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演进。这就需要领导者能够从战略高度审视全局,敢于从整体发展角度突破束缚做出决策。
  其一,对行业发展和组织运行的敏锐洞察力。企业的成长与行业发展密不可分,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未来,那些能够适应并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才能担当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任。这些组织的领导者,需要能够前瞻性地研判所在行业以及关联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整体发展方向,从战略高度明确设定组织内部调整的方向感,引领组织成员向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目标努力,主动推进生产关系优化。在此进程中,领导者必须全面审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