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3期

新质领导力:领导者对新型生产关系作用的关键因素/王 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 立 日期:2025-08-13 09:25:57
新提升、流程和方式端的新模式、行业和产业端的新赛道;“质”——技术变革的普及应用,由此呈现出资源消耗质的转变、行业关联质的调整、管理水平质的提升。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冲突的根源都可以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作用的视角予以观察,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7]2-3。这表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有着深刻的辩证运动联系。如果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那么生产力不仅得到释放,还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相反,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时,尤其强调了“加快形成”的必要性。在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8]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论述表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新质生产力已在某些领域崭露头角,并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但就其发展的速度、扩散的领域、产生的作用而言,尚未达到预期。因此,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其原因很可能在于某些层面的生产关系未能及时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对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演进起到了制约作用。由此,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而支撑新质生产力向前发展。[9]因此,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涉及两个战略选择的方向:一是要准确识别出既有生产关系中已经开始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旧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二是要在深刻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主动建构出能够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两个方向变化的完成,一方面,可以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实践中的矛盾作用,在其不断深入碰撞的过程中感性式地演化生成;另一方面,则可以基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用机理的准确把握,通过人为理性式地创新构建来实现。对于现实组织而言,无论借助何种方式来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其调整过程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关键性作用。
  二、新质领导力的界定
  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10]580。这意味着,组织要释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完成分散力量向合力的转化,需要实现从彼此对立的力量向融合协同的过渡。这种转化和协同目的的实现,离不开生产关系对劳动要素进行有效联结,更需要生产关系对实践过程的规范和引导。一直以来,在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进程中,领导者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发起者,他们需要引领组织突破旧有生产关系的束缚;另一方面,作为参与者,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又会受到新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这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