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5年第3期
新质领导力:领导者对新型生产关系作用的关键因素/王 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 立
日期:2025-08-13 09:25:57
会呈现多样性的状态。新质领导力通过树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导向,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为生产关系的存续提供场域环境;通过激发组织成员的使命感,生成自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为生产关系的量变提供支持性氛围;通过促进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和互动,帮助团队成员明确和理解自身角色和责任、协同互助,为生产关系的维系提供协作氛围。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8]因此,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提出,除了需要深入讨论宏观政府层面的“生产关系应该如何围绕新质生产力发生调整”“生产关系应该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等此类问题,还应该同样关注新型生产关系在微观企业层面由谁来主导,将这些理论界定的“应该”结果在实践操作中转变为“现实”,以及这种转变的实现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作为支撑和保障。
在此意义上,领导者所具有的新质领导力将成为关键所在。新质领导力要求领导者不仅应具备战略眼光和面对变革时所必需的决策担当,以把握变革的方向和时机,还要有培养创新人才和激发团队创新潜能的韬略胸怀,以着眼未来竞争和发展,更要有协调冲突和落实执行的管理智慧,以实现新型生产关系和新质生产力的和谐融合。因此,领导者在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中,应在自身已具备领导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升和强化新质领导力。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新质领导力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首先,本研究提出了新质领导力的概念,但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新质领导力的内涵和价值必然会随之演变,因此可以持续关注新质领导力的演化和扩展。其次,本研究对新质领导力的构成核心维度要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但这些要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仍有待继续探讨。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应该对提升新质领导力的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应该以具备新质领导力的企业领导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抽象归纳新质领导力的生成方式和提升举措,以便为更广泛的企业领导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1).
[2]周文,叶蕾.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2):1-11.
[3]刘志彪,凌永辉,孙瑞东.新质生产力下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以江苏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23(11):59-66.
[4]周文,许凌云.再论新质生产力:认识误区、形成条件与实现路径[J].改革,2024(3):1-12.
[5]李政,崔慧永.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29-144.
[6]王国成,程振锋.新质生产力与基本经济模态转换[J].当代经济科学,2024(3):71-79.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