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新时代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变化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视角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8-01-31 18:50:02
新时代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变化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视角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之二
执政基础是政党执政的社会根基和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完成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必须开阔视野,依据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科技基础和形势任务的变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式,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整合执政资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信任、支持和拥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新时代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变化与新特征
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能否扎扎实实抓基层、打基础,不是一般的工作问题,而是政治责任和执政方略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实力得到极大增强,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向着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方向不断改进,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但同时,党的执政基础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与新特征。
一是工人阶级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产业工人,如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劳动者,但这种结构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被打破,占少数比例的知识工人的优势地位不断强化,而占多数比例的普通工人的理论地位和实际地位出现强烈反差,工人阶级的相对被剥夺感增强,主人翁意识逐渐淡化,政治领导意识和地位受到削弱,影响了其对党的性质的认同。特别是近年来,工人党员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同时,由于择业自主性的增强,工人的流动性在逐步加大,这也给工人党员发展、组织生活开展、党性锻炼、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等造成了新的困扰。
二是农民阶级发生变化。数以亿计的青壮年农村居民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纷纷来到城市,加入庞大的农民工队伍,成为支撑城市快速发展和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同时,仍旧以农业为谋生手段或从事农村社会各项事务管理的农民却在不断减少,而且这部分农民群体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层次低、身体状况不佳、致富能力弱等问题。总体来看,农民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人数在急剧减少,影响力日趋边缘化。
三是知识分子阶层发生变化。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之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