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5月中期

领导技术:一个领导科学重要概念被掩蔽的原因探源/聂世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聂世军 日期:2017-06-12 19:03:30
政,改变汉初因循守旧的惰习,力行儒家仁义礼智、积极有为的政治风尚。董仲舒认为,皇帝一心求贤固然可嘉,但士人未加教育,士行未加砥砺,“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因此,朝廷常有求贤之诏,而郡国却无贤可荐。于是董仲舒提出“岁贡贤才”“量才授官”两策。通过国家正式考试制度选官,是董仲舒第一个发起的,这在汉朝只是雏形,到数百年后的隋唐才普遍实行和定型,更具深远影响的是他主张以儒家经典作为这些考试的基础。[2]董仲舒要求太学教育学习儒家的“六经”,他说:“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能兼得其所长,而不能遍举其详也。”(《春秋繁露?玉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首次提出将读书、考选、做官有机联系起来,后世慢慢将其规范,直到隋唐时期形成正式的科举制度并不断完善,因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这在世界文官制度上也是一大发明。一方面,科举制度很好地吸纳了人才,使官僚队伍保持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凝聚了社会的政治向心力,促进了封建大一统国家的有效治理与稳定;另一方面,科举制度在考试形式上越来越完善,但在考试内容上却越来越局限,不断强化封建专制国家对受教者、应考者和所选拔官员的奴化意识,而有关官员的行政能力、专业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的内容基本被排除,中选的官员很容易沉溺于坐而论道、应酬唱和,导致思想愈发僵化,领导技术难以发育和积累、成长。当近代以来东西方文明发生政治碰撞时,我们这个曾雄霸于东方数千年的庞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和官僚集团顿时手足无措、进退失据,自负自傲,“天朝上国”的认知被无情地击碎,封建国家的制度转型、创新、革新等无法推进,中华民族陷入被列强蚕食瓜分的悲惨境地。
  为能更为清晰地说明这个问题,现将科举考试内容从唐代到明清时的演变做一简要的说明。唐代科举考试一般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考试的方式有口试(口头回答经义的有关问题)、帖经(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策问(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涉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杂文(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一诗一赋)。其中,明经科有如下内容:《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帖经、墨义,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再看进士科。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帖经、杂文。帖经(只帖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帖《老子》)。杂文要求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