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树立法治思维 建设“法治河南”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4-11-03 15:58:11
,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制权威。另外,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解决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潜规则”问题突出、人治因素盛行等问题,迫切需要树立法治思维,建设“法治河南”。另一方面,建设“法治河南”也是河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和谐社会是一种法治社会。如今,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已经成为共识,法治是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好的市场经济应该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是“法治的市场经济”。法治对于保障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激励自主创新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在“法治中国”背景下,一切工作的推进都必须以法治作为框架和背景,“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再次,建设“法治河南”是“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治本之策。治本之策,常常在于法治。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如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社会矛盾日渐凸显,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普遍增强,对法治的期待越来越强烈,法治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广阔。社会转型期的法治建设更是十分重要。托克维尔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让我们看到了法国大革命的真相,足以让有忧、有识之士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法国大革命并非发生在贫困时期,而是发生在繁荣发展、不平等扩大的时期。如何适应中国的经济基础从二元到一元、从“城乡二元结构”到新型城镇化,上层建筑从指导思想一元到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变化,如何从法治缺失角度正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付出的巨大代价,值得人们深思。我们认为,河南未来发展的治本之策,关键在于建设“法治河南”,实现由“维稳”到“维权”的转变,实现“维稳”与“维权”的双赢。可以说,这是河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法治河南”的内涵与外延
建设“法治河南”,要求我们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所谓法治思维,就是法律思维的方法,是指在法治理念的背景下,按照法律的逻辑(包括法律的规范、原则和精神)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以法治思维推进“法治河南”建设,要求我们认真落实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要求,更好地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养成法治思维的关键在于善于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关系转化为法律关系,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俱为一体,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使干部群众真正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一要正确处理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不能让“潜规则”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