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5年第2期

“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二维框架下公共服务政策注意力配置研究——基于央地68份医养结合政策文本分析/吴 飞 郭怡格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吴 飞 郭怡格 日期:2025-06-16 08:34:27
定、监督管理评价等,逐步建立和完善医养结合产业拉动机制,培育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促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进一步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相融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要。
  3.提升政策工具与利益相关者的适配度与契合度
  只有促进政策工具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二维整合,加强二者的交互协同,提高二者的匹配度与契合度,才能消除政策壁垒,推动政策有效执行。具体而言,一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对各类规划、策略等宏观政策进行细化梳理,抓紧出台配套性法律法规与优惠性激励政策,构建明确、系统的微观制度体系,促进医养结合真正落地,保证医养结合行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有效衔接,解决因纵向多层级、横向多部门造成的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管辖权分散、监管松懈等问题。要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责任与业务边界,打破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医养结合工作监测平台,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统一失能认定标准、支付标准、评估标准,落实绩效考评制度,逐步建立顺畅、高效的业务衔接与合作机制。二是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医疗、养老机构对接乏力的问题。要逐步清除政策性障碍,促进医养服务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互通互依的支付系统、制度化的双向转诊制度,明确合作流程、范围、风险规避办法与奖惩措施,引导双方互享资源信息、整合管理组织,探索建立实质性、无缝隙、可持续的长效合作机制。要结合不同类型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选择偏好,制定居家、社区和机构医养结合的建设标准,建立动态化、精准化、多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系统。三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要求,利用“标准规范”“资金支持”“法规管制”等政策工具,促进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破解从业人员“三低、两高、两老”的困境[16]。要建立多学科、多层次、多方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医养结合照护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标准化建设。四是对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要加大政府购买与补贴力度,面向更多的高龄、“三无”、低收入、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更丰富的服务项目,筑牢兜底保障底线。要通过“政府补贴”“服务外包”“社会宣传”等政策工具的合理使用,提高基本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得性与普惠性。要重视使用“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技术支持”等工具,对老年人进行精准分类,在供需双方共同参与下,逐步建立全生命周期身心健康干预体系,除医疗护理、康复保健之外,还要加强健康指导、慢性病防治、疾病筛查、心理慰藉等“治未病”项目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6.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35.
  [3]SIMON H A.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M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