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1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4年第6期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构成要件、生成条件与评判标准 ——基于对“亨廷顿假设”的批判/马光选 张 健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马光选 张 健 日期:2024-12-19 11:12:15
有关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稳定性、有序性和满意度等政治判定标准。
  (一)中国式执政团队[3]
  在西方政治进程的不同历史阶段,执政团队的执政理念、政治承诺、政治价值和政治战略各有不同,所以必须将不同执政团队所产生的“断裂式”“碎片化”的政治实践和政治理念区别看待。在外延层面,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执政团队是百余年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历代领导集体及其领导下的执政共同体,既是一个群体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由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各个时期领导集体引领的执政团队或者代际共同体所共同秉持的政治承诺、政治理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战略均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承担着共同的政治责任,追求着共同的政治理念。对此,中国本土政治学者徐勇教授认为对中国政治运行逻辑的考察需要放在“长周期”[4]条件下进行,如此才能判断出中国政治绵延有序的根源。优良的现代化政治体制往往能够不断强化民众对于政治生活和公共政策的心理预期,不断增强人们的政治安全感和预期性。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下的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执政共同体秉持相同的政治理念,使国家、时代长期性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确立、实施和落实有着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持续的时间保障,推动着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人民和社会整体福利的增长,使得社会成员在不断获益中产生对执政团队的心理依赖和认同,从而建立起政党、国家与民众之间长久的亲密关系,极大地提升了民众对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和预期,不断提升执政党的政治权威,保证国家政权持久稳定。
  (二)中国式政治承诺
  分辨一个现代化政权优劣的另外一个标准是政治承诺的设定和兑现情况。一般来说,政治承诺期较长的政权对承诺的质量和政治稳定性要求更高,人民获得的利益更有保障;政治承诺期较短的政权注重即时性政绩,人民获得的利益也随着政权的频繁更替而随时改变,缺乏长期性保障。以此比较多党轮流执政和一党长期执政的政权,我们会发现多党制情况下,持不同甚至完全对立政见的政党轮流执政上台,往往会重新设定政治承诺,在5到10年的任期内这些政治承诺往往很难兑现,所以其政治承诺在本质上不过是为了能够当选执政而提供给选民的虚拟承诺,具有相当程度的欺骗性和虚伪性。[5]一旦改选之后,新的政党上台执政,往往否定上一任执政者的政治承诺,新的政治承诺又开始建构,这种周期性的折腾会造成大量政策资源的浪费与消耗。同时,后来者对前任政治承诺的否定,也意味着政治生活不可预期性的增加,民众对政治生活的信心和确定性越来越差。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确定了自己的政治承诺,明确了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基于党长期执政这一前置条件,最初设定的政治承诺会在不同历史阶段被继续落实和坚持,持续百年而不懈怠。基于此,有学者就提出有关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6]的类型归纳,很好地揭示了政治承诺被长期不间断进行代际落实的历史事实与中国执政党长期执政之间的紧密关系。政权对政治承诺落实和践行的结果可以被定义为政治反馈或者政治回应[7],政治反馈的分阶段兑现就让历史承诺逐渐实现,意味着政治生活的稳定性和公共政策的延续性保持得较好,进而可以判定政治生活的正义性与公平性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