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11月下期
宋朝文官制度治理的得失及其启示/王国胜 张若彤 宋珍妮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国胜 张若彤 宋珍妮
日期:2020-12-14 16:23:55
政权后,一方面,宋太祖赵匡胤对五代时期诸侯盘踞、互攻互伐的局面十分警惕,同时也惧怕其他武官借口“黄袍加身”的合法性而对其征讨,因而对武官心存芥蒂,但建国初期政权尚不稳固,仍需武将发挥镇压叛乱的作用,因而对武将只能采取抑制措施,提倡武将读书,明为提升文化素养,实则是让武将牢记君臣之道和侍君之要,以巩固皇权根基;另一方面,宋太祖认为文臣“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1],对皇权不会产生实质性威胁。相权二者利害关系之后,宋太祖在前朝初显崇文抑武倾向,并试图在权术上瓦解武将叛逆的可能性。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对武将也颇为忌惮,尤其是在发生部分武将试图拥立宋太祖之子事件后,他认为“外患尚可防,内忧最为惧”,开始进一步培植文臣势力,企图抑制、分化武将力量。再加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作战计划多次失败,使宋太宗彻底放弃了依靠武将开疆扩土、称霸四方的目标,转而全力安内以巩固皇权,武将力量被进一步削弱,文尊武卑的政治格局基本固化。其后任者继续将这一主张奉为“祖宗家法”,使“重文轻武”理念进一步深化为“偃武修文”的指导思想。伴随着宋朝文官制度核心理念的确立,文武官员的政治地位日益悬殊,文官成为维系国家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官场生态彻底改变,宋朝文官制度的发展也由此走向全盛时期。
(二)宋朝文官制度的建构
在“偃武修文”的思想指导下,宋朝通过科举选拔,造就了庞大的文官治理队伍,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组成了国家治理权力的核心,朝廷的重要官员,包括宰相、副相、军政长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官担任,形成了中国社会治理实践上颇具特色的“文官治理政府”现象和文官治理制度。文官制度是包括选拔、管理及监察等诸多环节在内的复杂体系,每个构成因素彼此牵制、环环相扣,这既要求在总体上把握住各部分的内在关联,更要求抓住重要环节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官的选拔上强调经世致用。确立“文人治国”理念后,宋朝君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入仕文官具备一定的治理能力。科举取士自隋朝兴起,逐渐成为选拔文官的主要路径,但这一时期的科举制仍受制于诸多因素,选拔出的文臣治理能力参差不齐,甚至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形。鉴于此种弊端给国家治理带来的隐患,宋朝当权者对科举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首先,在考试内容上更加强调活学现用。传统的科考书目如诗赋、墨义过于呆板,即使文人常常读之不明所言、论之空洞无物,却能因为作答完整、辞藻华丽而在科考中被录用,由此选出的文官虽满腹经纶,却缺乏务实精神和个人主见,难以担当治理重任。于是,在宋神宗时期便以经义、论、策等科目予以替代,重视对文人思考能力及应变思维的考察。其次,在考试形式上采用三级考试制度。由地方官员组织进行初次考核,再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省试,在这两级考试中胜出的文人才有机会进入殿试环节。再次,新创弥封、誊录等方式评卷。所谓弥封,即科考结束后统一掩盖考生个人信息。誊录则是以专人抄录考生答卷内容。借助这两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通过考生信息和字迹徇私舞弊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入仕文官的学识素养,从而能够为国家筛选出真正的政治精英。据史料记载,两宋时期任用的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