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看新时代强有力领导形象构建的转型升级/魏 霄 孟科学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魏 霄 孟科学
日期:2025-04-01 09:17:44
在具体领导方式和内容上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统一与多元、原则与包容等多种关系。强有力的领导形象构建既涉及思维视野、目标立意的高远性和前瞻性,也讲求策略措施的开放包容、多元全面,更强调态度方式的真诚、高效与特色化。可以说,“强”是领导者正确价值观和高水平综合素养的充分表征,“力”则是领导者丰富管理经验与引领效能充分发挥的体现。新时代强有力的领导者既是立足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全心全意服务于民的奉献者,也是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更是助力人才成长、助推先进生产要素推广使用的促进者。
(一)目标转型:单一经济要求向复合意义追求的升级
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对于价值创造的界定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效益增长,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新目标。对于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的打造,归根结底在于摆脱传统高能耗、高污染模式,释放更多的人力资源从事高端生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强有力的领导形象构建需要率先摆脱“唯经济论”的局限,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体现于企业生产运营的各环节,以挖掘员工个体独有价值为基本目标,积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助力组织成员找寻工作意义、社会责任直至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同步完成新质生产力培育。[9]领导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围绕员工创新发展的具体需求,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和平台建设,既加强对个体愿景追求的正向引领,也致力于增进社会福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强有力的领导行为必须是在维护人的尊严的前提下,助力个体价值充分发挥而创造突破性成果,引领员工树立正向信念和理想愿景,使其勇于担当、乐于担当、敢于担当,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新质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统一于人民权益与民生福祉最大化目标。
(二)引领转型:传统劳动者向创新创造者的转变
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新质生产力形态正是得益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创造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反过来又不断对人才需求提出高标准,更注重和强调劳动者的创新创造能力,以使其加快成长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劳动主体。因此,强有力的领导行为必须在清晰认知劳动内容与性质已经发生深刻变革的前提下,将资源配置和人员管理重心从简单的机械化劳动效率提升,转向针对动态社会需求变化和生产力发展趋势所牵引的个体智慧挖掘与创造性劳动效率提升。面对智能化技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思考模式与知识产生内在逻辑的重大变化,可以支撑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高端人才应表现出从传统思考向更加复杂的知识创新和智能创造劳动转变的特征。因此,强有力的领导者应从两个方面对人才加强培养:一是基于企业技术变革与应用的难点、堵点,引导、帮助高端技能人才能动地开展探索性研究,着力于新理论、新方法、新工具的原创性研发,以算法模型的不断更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升级,使其真正成为主导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的高精尖人才。二是启发企业高端人才学会从全局出发,具备统筹思维乃至战略思维,主动强化个人整合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