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为官之理在于奉献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6-01-30 14:17:43
,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这些认识符合基本的生存理性和生活经验,但不是超越性的道德境界。人类、民族、国家、政党乃至任何一种组织,要获得生存、发展和持续的繁荣,既要遵循利益获取和利益交换的物质生活准则,又必须遵守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高尚精神准则。没有一些人的牺牲和奉献,就没有整体和全局的生存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为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谋利益的政党,共产党人也有自身的正当利益,党也充分保障党员的正当权利和合理利益,但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在面对党的总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时,要有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要有自觉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的觉悟,这是党的先进性的要求。虽然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等价交换,但党的干部为党和人民工作不能搞等价交换,不能计较待遇、名利。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绝无捞好处、占便宜的道理。吃亏是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就是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不和组织讨价还价,心甘情愿地为人民群众多做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付出自己的精力、才华乃至生命,不计较个人得失回报。在这个意义上,吃亏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是出于崇高义务和责任的道德自觉,境界是高尚的,动机是利人的,行为是可贵的,感召力是强大的。只有甘愿吃亏的干部,才能体现强大的人格魅力;只有不怕吃亏的干部,才能强烈地感召群众、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戴;只有勇于吃亏的干部,才能闪烁党性的光辉。领导干部乐于吃亏,既是一种奉献方式,也是一种领导方式;既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质,也是一种强大的领导力。
  其次,为官奉献要勇于吃苦。为官要恪尽职守,是很辛苦的,唯有勇于吃苦,才能不负所托,这是古今共识。《论语》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宋史》载:宋太祖即位,尊母为皇太后,拜太后于堂上,众臣属一起道贺,可是太后愀然不乐。左右侍奉的人说:“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太后说:“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宋太祖对太后再次拜谢说:“谨受教。”清朝雍正帝在位13年,最常讲的就是“为君难”这三个字,还命人刻了许多印章,盖在御书和古书画上,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当皇帝的职责。党的领导干部受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战争时期必须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艰辛备尝;在和平发展时期必须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与人民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勇于承担发展的压力、改革的重任、突发事件的挑战,义不容辞地到艰苦岗位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在艰苦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避艰苦、乐于吃苦、以苦为乐。领导干部唯有能吃苦,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才能繁荣兴盛党的事业,才能增进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感,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领导干部绝不能有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的特殊感,即使有特殊的地方,也只能特殊在多吃苦、多奉献上。职位越高,越要夙兴夜寐工作,越要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这种以苦为乐,才是党的干部的高尚情怀。
  再次,为官奉献要能够耐烦。耐烦,就是耐得住烦躁、繁杂,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神贯注的态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