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为官之理在于奉献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6-01-30 14:17:43
为官之理在于奉献 ——学习习近平同志《为官之道》的体会之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就在深入地思考为官之理。他在刊发于《领导科学》杂志1990年第9期的《为官之道》一文中深有感触地说:“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想当官又想发财是十分危险的。有些人当了官,就以权谋私,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古时候说‘无官一身轻’,想当官又想享清福也是办不到的。当官要负责任,任务没有完成要找你,有困难要找你,出了事故要找你。我认为认认真真地当好共产党的官是很辛苦的。我也没有听到哪一个称职的领导人说过当官真舒服。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人要当官呢?从社会角度讲,官是一种职业,必须有人去做;从个人角度讲,当官是服从党的事业的需要。一个不图私利,不图享乐,只图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人,在领导岗位上,即使工作苦些、累些,但他的心里是充实的,这种充实感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无穷的乐趣。”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话朴实无华,入情入理,今天读起来既感到亲切,又深受教育。“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样的位置,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将奉献精神作为居官从政应当具备的美德,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
一、官为公仆,以官行义
古今中外的政治伦理有很大的不同,但其终极价值都限定官是公仆,是需要为国家献身的,是为社会和民众服务的。尽管历史的轨迹和现实往往表现为官是统治者、奴役者、特权享有者,但历史的轨迹、社会的现实尤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样表明,这样的官是不正义的、不光彩的,不仅被政治的正当伦理鞭挞、唾弃,也会被历史、现实尤其是未来抛弃、淘汰。我国古代政治文化尽管浸染着浓厚的专制等级色彩,但同时也鲜明地主张帝为民望、官为民谋,强调为政为官必须为国为民奉献。如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义。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古之仕者,盖以官行其义,不以利冒其官也。古之君子,盖耻得之而弗能治也,不耻能治而弗得也。”林则徐以诗明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根本政治价值在于党以及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乃至牺牲的精神,这是基本的党性,也是根本的政治与纪律要求。不可否认,过往和现实中都有不少党的干部包括高级领导干部,放弃了党的信仰,忘记了党的宗旨,违背了党的纪律和政治生活准则,甚至突破了国家法律的底线,官僚习气严重、作威作福、蜕化变质、腐化堕落、违法犯罪,但他们不代表党的性质和政治道义,不代表干部的主流,是被党、人民、历史、未来清除的对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制定和实施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坚决严厉地打击消极腐败行为,明确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党的干部为民奉献、对党的事业忠诚不仅定位为一种价值追求和思想境界,而且限定为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