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治理潜规则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5-01-23 16:53:59
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政治生态的状况,直接决定着从政环境的好坏。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干净。政治生态如何,决定着能不能有一大批好干部,决定着能不能塑造一种好风气。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同志指出,要大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和从政环境”。
  净化政治生态,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是我们党实现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和实现自我净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客观需要。因为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引导人积极向上,一个坏的环境则可能让好人受腐蚀而堕落。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孟子被尊为亚圣,其品格和学识的养成某种意义上与“孟母三迁”为其选择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环境能够影响人,但人也能够影响环境。就政治生态而言,每个人都是政治生态的一部分。身处不良政治生态中,你被生态改变,这个生态就会恶化一分;你坚持操守,这个生态也就变好一分。不良环境能否真正改变你,主动权在你自己手里。如果说坚定理想信念是一种崇高的追求,那么保持敬畏之心则是一种底线的坚守。“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身处社会转型期,正如古人所说,“操守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眼中盯着功名利禄,脑中想着进退留转,身上捆着名缰利锁,就容易翻船落马。这就要求我们立明规则、硬规则,破潜规则、陋规则,健全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制度体系,防范和查处不良从政行为。
  大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一方面,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关系党的形象和工作大局。没有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就难以有序开展、高效推进,还会助长庸俗乃至病态的官场风气,甚至为腐败提供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环境。政治清明,则社会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心情舒畅;反之,则容易积聚不满和怨气,甚至诱发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此外,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还与干部的成长紧密关联。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让人积极向上,一个坏的环境则可能让人消极蜕变。因此,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就要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一些干部“被动腐败”,一些人本身并不想贪腐,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中折射的就是政治生态不良的问题。
  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包括三个层面。其一,营造良好的党内生活环境。良好的从政环境从哪里来?首先就是从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严格的党内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员干部党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措施。在党内生活中破除潜规则、反对庸俗化,增强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我们党有这个决心,更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毛泽东同志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执政党,靠什么增强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靠什么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严格党内生活,是最基本的保障。如今,庸俗化、随意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