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治理潜规则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5-01-23 16:53:59
是个别情况,却乌烟瘴气,危害极大,它推崇的是关系学、厚黑学和官场术,大行其道的是关系网、潜规则,讲私情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严重背离了党性原则,甚至违反了党纪国法。
  治理潜规则,关键是要“扶正”。治国理政,我们需要大批的政治家,而非政客或政治流氓。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兴国安邦正百官,必须除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荀悦在《申鉴·政体》中指出:“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于天下,二曰达惠于民,三曰达德于身。”治理潜规则,广大党员干部能否正字当头、一身正气,是关键所在。也就是说,领导干部立身要正,组织选人用人要正,地方单位风气要正。
  治理潜规则,还要敢于“祛邪”。现在,受一些潜规则、关系网的侵蚀,一些地方从政环境堪忧。事实上,在一些潜规则大行其道的地方,往往干事创业的氛围也是淡薄的。这就要求我们对那些热衷于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的人,对那些投机取巧、四处钻营、八面玲珑的人,对那些拉帮结派、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人,一定要警惕和防范,不能让他们左右逢源和得势猖狂。当一个好干部被潜规则伤害后,弄得“有理说不出”而悲愤难抑时,或者虽然受了天大的委屈,却不得不以“公道自在人心”的信念安慰自己时,这是我们时代的悲哀和现实政治的耻辱。因此,如何对潜规则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并彻底改良土壤,避免重蹈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王朝都绕不开的覆辙,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并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深谋远虑的智慧加以克服。
 
  三、在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上下功夫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入鲍肆不闻其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走为民、务实、清廉的正道,不入贪腐奢靡的歧途,除了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外,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也很重要。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2013年,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就曾经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老虎、拍苍蝇”,剜除的是破坏政治生态的毒瘤;涤荡“四风”,清扫的是影响政治生态的尘垢。如果说“打老虎、拍苍蝇”是拔掉消极腐败现象的根苗,那么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则是从根本上铲除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
  在生态学研究中,判断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健康有两个标准:一是“最大的自我实现”,二是“最普遍的互利共生”。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在政治生态系统中,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一部分,人与环境互为作用。你怎样,环境就怎样。坚守正道的人多了,热衷于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的人就落了下风;坚持原则的人多了,那些投机取巧、四处钻营、八面玲珑的人就会自讨没趣;清正廉洁的人多了,拉帮结派、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人就不会吃香。荀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