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4年1月中期

当代管理思想中的类中国古代哲学功夫/罗仕国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罗仕国 日期:2014-01-24 16:42:20

 当代管理思想中的类中国古代哲学功夫

——以彼得·圣吉和松下幸之助为例
 
  【摘  要】本文以当代管理思想家彼得·圣吉和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为考察对象,发现在这些管理哲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精髓与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智慧不谋而合。儒家管理哲学智慧中的为政以德、修己安人的德行修炼思想、道家和易经中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系统思考方式和阴阳对立和谐、生生不息的宇宙生成论精髓,均成为当代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由此引发我们对中国古代管理哲学的重新估价和采取新的态度。
  【关 键 词】当代管理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功夫;彼得·圣吉;松下幸之助
  【作者简介】罗仕国(1964— ),男,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哲学。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4)02-0043-04
 
  彼得·圣吉和松下幸之助这两位管理思想家,一个东方,一个西方;一个学徒出身的实业家,一个学者出身的大学教授。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在管理思想史及实业界均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彼得·圣吉在西方被称为继德鲁克之后“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而松下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他们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借鉴特别突出,都是运用得非常好的管理思想家,思想中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在管理目标责任、管理思维方式、管理创新方法等方面体现了对类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娴熟运用,可以说他们深得中国古代智慧之精义。通过对这两位思想家的管理思想的类似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考察,可以发现类中国古代哲学智慧是如何被运用的,这会进一步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对待中国古老哲学智慧的问题。
  一、彼得·圣吉和松下的管理哲学功夫的存在性
  功夫一词,在词典上有多重含义:一是指武术技能,二是指做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三是指素养、本领、造诣。台湾大学哲学系的杜保瑞先生在《儒家功夫理论的进路与型态》的文章中讲到功夫的分类问题,他认为,讲功夫的次第,可以区分为本体功夫、身体功夫、境界功夫、具体操作智慧、功夫活动等层面,这是从次第层面对功夫进行的一种分类。功夫是通过修炼取得的,修炼包括实践、练习、活动,也包括理念、心灵的转变。彼得·圣吉和松下的管理哲学功夫修炼具体体现在:管理理念的形成、心灵的转变、管理实践的修炼。彼得·圣吉和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理念的建构及其管理实践修炼可以说完全符合功夫的定义。
  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实践,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从线性的片段的思维方式向系统思维方式转变,创造一个全新的具有生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断自我超越的学习型组织,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让组织成员活出生命的意义。
  彼得·圣吉提出的修炼进阶——从实践到原理到精髓的过程,与中国古代功夫的由浅入深的修炼过程非常一致。第一层次是演练,即具体的学习。在这个层次上,修炼的学习者把时间及精力专注在一些活动上,演练的功夫是每一项修炼最具体的部分,也是个人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