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4年1月中期
当代管理思想中的类中国古代哲学功夫/罗仕国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罗仕国
日期:2014-01-24 16:42:20
者角色要转变。领导和普通员工的关系,是共同体中合作参与的关系,任何员工都是平等的合伙人,领导者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职工是自我实现人,领导是共同愿景的仆人。
松下幸之助十分强调企业要树立自己的经营理念。他认为经营理念决定公司存在的意义、目的和方式,所以正确的经营理念是其他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经营理念首先要确定为什么从事经营的“生产者使命”,这种使命是处理其他问题的基本依据。松下认为,企业经营的利润是不能少的,否则就不能完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果公司的存在不能实现其使命,不如解散,这是正确经营的基础。但利润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经营是社会的公有物,其内容具有社会性,是公共的事业[2]P11。这体现了松下的人本主义的企业责任观,与儒家的义利观中义利合一、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思想是一致的。为了形象地描述企业的使命,他提出经营的“自来水哲学”,主张要通过创新,使得产品价格如自来水一样的廉价,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自来水哲学”最能够体现他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松下以人为本的经营哲学也体现在用人上,他主张要培养人才、依靠人才、“事业在人”,这是松下的名言。松下认为,任何经营只有在有了称职的人之后才能发展下去。在松下公司规模还很小的时候,松下就对员工说,如果有人问松下电气公司是干什么的,就回答说松下是培养人才的。松下认识到,企业生产产品,首先要培养生产产品的人才。松下强调要把理念与使命灌输给员工,信任员工,让员工有主人翁责任感,认为是自己在工作,为自己工作,是我在经营。他认为,要让职工无论作为一个企业职工还是社会人,都应该是优秀的。他还强调企业的发展要集思广益,实行全员经营,发挥集体智慧。
(二)主张系统思考、共存共荣,是易道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的重生
《易经·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描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异。太极图是后人用来描述易经关于变异的原因动力的图像。在太极图中,阴阳鱼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事物发展,它说明了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永恒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动力。道家也主张天人合一的系统思想,主张要遵守自然规律,在管理上实现无为而治。
彼得·圣吉在其主张的五项修炼中,非常强调系统思考,强调事物运动背后的结构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他的导师、系统动力学的创始人佛睿斯特的启发和影响下,他综合了前人的管理智慧,将系统动力学运用于组织学习,发展出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组织学习理论。圣吉以结构系统和动态变化的方式,分析了阻碍组织发展的心理障碍,提出了系统学习的训练进阶。他认为,在西方出现的企业发展的“成长上限”,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未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或危机,它表明“一个差劲的学习者”很难有足够的能力来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而种种心理障碍就是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他例举了七项心理障碍:局限思考、归罪于外、缺乏整体思考的积极主动、专注于个别事件、忽视缓慢渐进的变化、从经验学习的错觉、管理团队的痼疾(争权夺利、保持面子、怕求实精神带来的威胁)[1]P20-27。由此他主张,要进行心灵的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