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12月下期
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的底层逻辑体系构筑与运行特征研究/褚尔康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褚尔康
日期:2022-01-26 09:06:58
系。从本质上理解,数据结构与实体结构之间之所以存在一种同态运行关系,是基于现代信息哲学认为“虚拟空间——相对于自然的实体空间——包含着各种事物的信息等价物”[4],即数据与现实事物之间的结构性同构,只有在高度技术化条件下,通过复杂的逻辑分析和技术方法构造出关于外在对象的映像或符号,才能在外部数据技术环境与现实社会环境之间建立关系,“以使这些符号(即我们对事物的观念)的逻辑总是‘被描绘的事物的本性中隐藏的必然结果’的‘映像’”[5]。可以说,以数据化为特征的数字政府建设的根基,就是在数据表征同态性理论的支撑下,以这些数学模型作为方便的计算工具而与现实结构之间建立关系。
传统行政信息管理理论认为,要设置组织目标、制定政策并控制组织内部工作表现,对公共机构实现有效运作所需的信息类型及各机构高质量信息的获取成为关键。基于前文分析,我们能够从人们熟悉的行政管理活动中抽取信息并使之符号化,进而通过储存、组合和加工实现与现实政府运行体系高度融合的数字政府运行体系的构建。根据数字化编码后的信息进行的行政活动和行政行为,会因为其对象的数据库形态而形成新的主体结构特征。在这种运行体系下,传统意义上基于文牍主义的行政运行体系被基于数据库的结构或语法所形成的数据主体关系代替,是一种表征与被表征的关系存在。因此,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实现行政管理活动的数据表征过程,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数据与现实同构性问题。只有夯实这种同构性的理论基础,才能基于这种结构的同态性不断改进数据对现实行政行为的模拟和分析能力,进而在数据空间中把握现实事物背后的各种可能性,从而探索将各种可能的因素转变为新的现实。
(三)数据治理的同构处理机制
当前数字政府建设的诸多模式,主要是通过建设覆盖层级组织管理、公文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管理数字系统,优化政府办公模式,提升行政运行效能。同时,加强政务行政流程数据共享机制建设,通过对行政管理对象数据的规范化采集与动态监控,实现以数据统计分析辅助决策,并达到预警、预测等功能目标。上述系统的运用,将行政行为从烦琐费时的行政信息流转中解放出来,行政管理方式逐步由人力密集型向信息效率型转变。从现实角度理解,客观世界是一个蕴含着多维信息的丰富载体,而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对于世界之中各种信息的加工与生产。信息作为一种调控机制和手段,使得社会结构能够在这种范式中实现有效运行。正是通过数据结构与行政管理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信息才能在复杂的同化和异化过程中分解组合成新的形态。因此,对于行政行为主体而言,其良好的运作依赖于持续不断的信息(数据)流动,而根据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也能进一步评估不同类型组织和主体组织的效能。
二、以算法规制耦合性研究为重点,明确数字治理建设原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空间范式和分析框架的构建,在数据流与现实性选择之间搭建起有效分析工具的理论探索不断深化。对于数据所形成的新的空间形态而言,以计算机算法为规制手段的运行模式自然应运而生。那么,算法是如何对数据调整产生影响,并进而对现实社会运行环境产生影响的呢?如何看待算法对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