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8月下期

“互联网+”的政务改革与创新——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升级版/尹巧蕊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尹巧蕊 日期:2020-10-07 21:02:15
o;到“群众点菜”、由“政府包办型”向“社会服务型”的转变,形成公民(Citizen)与政府(Government)互动的政务“C2G”模式。
  政务“C2G”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势能与指数势能,以增值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发展、提高行政实效、满足社会进步为主目标,重设政务管理与服务的相应机制、流程分布。一方面,基于高新技术的利用与社会不同行业的跨界融合而铸就的信息交互平台,可以为政务管理与服务填平信息鸿沟,实现信息对称,以即时、高效、扁平化的信息效能助力政务在信息高速路上的“加速度”运转,从而缩短甚至是减少政府管理与服务机制中多余或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形成淘汰机制,对人浮于事的臃肿机构、效率低下的部门岗位进行“瘦身”,降低政务运转成本、提高服务管理效能,实现政务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缩短政务办事流程周期、增强阶段性办理结点及进程的公开透明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拥有海量信息数据和云计算工具能够对社会资源进行跨界整合利用,从而实现以成本边际化递减达到收益指数化递增的规模效应。这不仅使政务运转效率突破原有机制限定的“天花板”,还能扩大政务服务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覆盖率,从而满足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多变性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明显提升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双向互助的良性循环,助推政务管理与服务改革兴利除弊。
  三、“互联网+政务”驱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升级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社会治理工作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方针。这意在明确以多元共治的生态化机制构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体系。同时,还要求以“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为标准科学地衡量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但反观实践现状,各级各类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虽然在本系统内制定了相关的议程安排或工作计划等响应性举措,也在公共管理中试图努力践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方针与标准要求,但现实收效与成果反馈不容乐观。导致实践中出现落差性的因素是复杂的,但其中路径选择问题是关键因素,而契合“互联网+”的政务改革恰恰是直观反映并直接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现实投影,因此,“互联网+政务”的创新机制能够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升级再造的驱动力。
  (一)以顶层设计保障社会治理趋势的专业化
  随着“网络强国”战略的实践深入,国家相关部门针对“互联网+政务”先后出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系列政策及指导意见。首先,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强调落实以信息惠民为试点推进“互联网+政务”改革的具体工作布局,同年9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其核心是以“互联网+”为契机深入推进“破旧立新、融合升级”的改革,目的是优化政务流程再造、升级服务平台渠道、融合民间创新智慧、实现营商环境改善,这本质上就是去除传统政务的窠臼与陈规,以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专业化水平,最大限度地便民利企,共享“互联网+政务”改革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