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8月下期

“互联网+”的政务改革与创新——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升级版/尹巧蕊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尹巧蕊 日期:2020-10-07 21:02:15
ldquo;桌面化”的物理局限,而且能达致人与人交流、人与物交互、物与物交联的无限量、全时化、全天候升级,甚至形成“APP+人+线下实体”的即时性闭环连接,使在线用户与线下实体之间达成人、组织、需求、资源等多边价值的同时空化交换与运转。基于此的“O2O”模式在真正便捷公众生活、加快社会发展的同时,必将对传统政务产生渗透性的影响。
  针对传统政务状态下公众循环往复地跑窗口、盖公章、补材料等程序烦琐却效能低下的无奈与负累,面对政务管理服务中“请托”办事的“潜规则”等,可借助“互联网+O2O”模式将政务管理与服务的内容数字化、流程代码固化、平台虚拟化,从而整合权责部门、服务窗口等线下政务工作并将其对接在互联网系统中,形成包罗政务服务门户网站、政务“双微”、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在内的辐射面广、多样化的政务办事通道。这不仅使政府在施政工具上获得先进性的技术支持,而且使政府在治理理念上更为注重效率与公平,更为有效地优化配置政府部门间的信息流、资金流并实现互通共享,把更多的治理精力投入转变“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工作作风上,聚焦于提高公共办事效能与服务社会公众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上。
  2.以数据资源的智能化搭建政务“P2P”模式
  政府在政务管理与服务过程中,职能发挥与社会发展必然产生一系列的政务数据,这些数据在传统政务模式中不是以档案的形式被束之高阁,就是作为部门工作总结而成为信息孤岛。作为资源型的数据只有在尖端信息技术支持与先进观念理解下,才能发挥其信息价值。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技术的崛起与应用,以“点对点”服务为特征的“P2P”模式在政务改革创新中的搭建变得切实可行。
  政务“P2P”模式就是依托“互联网+”对政务平台上一系列管理服务的种类、用户信息的反馈、在线行为的路径轨迹等数据进行历史追踪、梳理分析、研判预测,使政府在施政过程中既能深度感知用户需求,从而及时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政务管理与服务,又能以精准性、实时化的数据信息为公共决策提供现实参考,弥合以往政务实践偏重凭有限经验推断的不足。可见,“互联网+”的智能化运用实现了政府数据的资源价值,在提升对公共服务变化的主动回应、对突发事件的预判防控等技术能力的同时,也深刻地激发了政府部门对社会治理的开放性思维、信息资源利用的整合性思维、用户体验反馈的分享性思维,助推政务工作改革与分享经济时代的协同发展,最终将激活整个政务数据价值的社会创新力。
  3.在平台化与指数化效应下创新政务“C2G”模式
  在传统政务模式下,政府管理与服务就是把文件中的规章制度计划性地付诸政务工作中,公众作为行政相对人,基本上是政务管理与服务的被动接收者。但在“互联网+”的时代,“7×24”的全时化、“ATM”式全天候的公共服务需求逐渐成为公众共识。原来以递材料、跑窗口、等审批为主要内容的政务办事模式已无法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发展现状,政务管理与服务的办事周期长且无办理结点时间表的模糊化流程已明显触及公众长期保有的对政府办事效率容忍的底线,政务改革势必发生由“政务端菜&rdqu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