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2月下期

精准扶贫实践中的人文理念缺失及其化解策略/揭志辉 李芳凡 刘桂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揭志辉 李芳凡 刘桂莉 日期:2020-03-18 16:43:32
生提出了一种全新理论——贫困文化。他认为,穷人因为拥有相似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文化圈子,这个文化圈子里的贫困人群愿意与生活在相同背景下的圈内人进行交流,却使得其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人群相对隔离,逐渐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状态。与我国封闭的农村社会相适应的贫困文化具体表现为小富即安的幸福观、安土重迁的乡土观、香火旺盛的生育观等。这些负面的人生观念映射在贫困者内心,很容易使其产生“等、靠、要”的贫困心理,让贫困者更加无法摆脱贫困状态,因为其总是倾向于将贫困归因于天道命运、自然环境、社会不公等外部因素。[6]而过往的“输血式”扶贫让贫困成为一种福利标签,更是让一些贫困户深陷精神贫困的泥沼当中。这些贫困户将贫困状态看成是获得外部帮助的资本,将政府与社会慈善组织的帮扶当作理所当然,最终导致其坐等救济、好逸恶劳,愈加缺乏脱贫内生动力。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精准扶贫入户资金后,不是用来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而是用来挥霍,聚众赌博、花天酒地,美其名曰:吃了大半辈子的苦,总算可以享受一下人生了。这正是贫困者心理贫困的真实写照。
  (三)长期的工作压力导致扶贫干部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
  自2014年开始,中央正式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至今扶贫干部在扶贫一线已经坚持了5年多。很多扶贫干部都是单位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或者后备干部,一开始对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任务抱着极大的工作热情,渴望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真正走上基层扶贫岗位后,发现理想和现实情境差距太大。首先,驻村扶贫工作非常艰苦。扶贫干部虽然对这一点早就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加之无法与家人团聚,心中难免生出孤寂感与心理落差。其次,本以为扶贫工作是扶危济困的义举,会受到村民的感激和赞誉,但现实是扶贫工作本质上是在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进行利益调整和分配,为此常得不到部分群众的支持与理解,甚至受到一些村民的责难与轻视。再次,脱贫攻坚在实践中存在着跑偏走歪的现象。例如,有些地方要求扶贫干部每天必须通过卫星定位进行签到,这种过度监控降低了官僚体制下层级间的信任度。扶贫干部在缺乏包容理解的环境中,承担着扶贫攻坚这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却受到各种繁文缛节的约束,不得不投入巨大精力用于填表、迎检迎查、打造扶贫示范点等。一旦这些“硬指标”“痕迹管理”做不好,动辄就有因一票否决而被追责和召回的可能。这些都会造成扶贫干部产生倦怠心理。
  (四)农村空心化给精准扶贫的实施带来困境
  伴随改革开放后打工经济的兴起与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放松,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涌向城市,且多数选择留在城市,造成农村的日益空心化。优质人力资源大量流失,现居农村的人口多为老年人和儿童,这部分人文化素质较低、参与热情不足,相当一部分人对精准扶贫识别建档立卡以及按程序公示的整个流程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状态,这极易间接造成扶贫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及资源的精英俘获现象。另外,农村人口流失还导致扶贫项目实施主体弱化。精准扶贫仍属于过往开发式扶贫的延续,主要依靠一些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