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1月下期

“后真相”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与消解路径/赵昊杰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赵昊杰 日期:2019-11-06 09:20:06
以及构成真相的认知基础并不重要,网络“后真相”以舆论参与者的主观感受和主观信念为本位。当网络公共事件发生之时,基于憎恨和愤怒情绪的网络“后真相”话语会爆炸式涌现,这既是网民对事实真相采取视角主义的主观性复写,也是网络大众主观心态的放大和宣泄。有学者用“怨恨”表征“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坏的主观性”,指出,“在平民公共领域所表现的民粹主义的‘坏的主观性’,不是个体的主观性,而是群体的坏的主观性。这种坏的主观性可以一个概念概括:怨恨”[1]。虽然对舆论对象保持绝对的客观主义立场在根本上无法达成,但舆论传播中主观性的过分张扬导致“后真相”的舆论文本一直处于不断补充和膨胀的状态。情感只是推动“后真相”舆论文本扩张的一个“增量”动力,信念则是混淆意识形态因素并左右网络“后真相”话语流动的“矢量”动力。因此,网络“后真相”话语滥觞势必给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不良影响,动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
  (三)舆论效果:对“后真相”的极化认知
  这种极化认知表现为:一是拒绝对客观真相以及媒介现象进行系统化和逻辑化的解析,而是执拗于舆论话语的隐喻、故事和意向性图式。任何系统分析和逻辑概念势必消解网络“后真相”的情感动力,进而导入对舆论真相的因果性客观分析模式中,这与网络“后真相”的传播模式格格不入。而通过隐喻、意象图式进行舆论传播更能激发网络大众的情感共鸣。二是网络舆论的共识价值被破坏。任何舆论生产必然需要相关社会规约以及在共识理念基础上的约束条款才得以成立,而网络“后真相”话语不需要体悟和考量大众的感受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只需要按下当下“后真相”话语的推进器,就可抱着“吃瓜”心态静观事态发展。污名化、舆论反转、伪民意滥觞等不良舆论效果的背后,都伴随着共识价值的瓦解。在虚假信息和碎片化舆论氛围下,网络舆论更多导向迎合利益、传播恶趣味等不良倾向。
  二、“后真相”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
  网络“后真相”话语的流动性、群体性及其所暗含的“视角创造事实”的视角主义特质,不断撕裂着社会舆论的共识价值,使得网络空间的意见凝聚和价值整合变得愈发困难。加之其充斥着戏谑与憎恨的话语特征,这一切都加剧了“后真相”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
  (一)共识价值的瓦解破坏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公共交往基础
  意识形态的思想性本质决定了其认同建构必然经过凝聚共识环节,这一共识体现为对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价值导向及其实践策略的整体性理解和认同。网络“后真相”作为一种舆论生产模式,拒绝对客观真相的静态理解,而是基于网络个体的主观性不断对传播场域中的“后真相”加以重塑和阐释,从而催生出一种新型认识论,即通过不断阐释差异性和矛盾性以接近“后真相”,而对理论共识则采取拒斥心态。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政治性决定了对其加以阐释的主体资格的被授权性和专业性,在这一意义上,“制造卖点”和“筛选拼贴”的传播模式并不能接近主流意识形态,因此,网络“后真相”与主流意识形态天然具有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