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5月下期

精准扶贫场域下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熊 茜 叶建飞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熊 茜 叶建飞 日期:2019-05-06 16:04:17
  【摘  要】精准扶贫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由于地方地区差异,往往会出现扶贫偏差、政策失真等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指标扶贫的脆弱性、精准识别的偏差性、农村户籍的复杂性、对扶贫政策的依赖性、干群关系的紧张性、扶贫攻坚的艰巨性等问题。破解精准扶贫政策困境要因户施策,多举措提高扶贫质量;靶向监测,建立多维度识别体系;协同共管,加强农村户籍管理;扶智自助,多途径解决扶贫依赖。
  【关 键 词】精准扶贫;政策困境;矛盾分析
  【作者简介】熊茜(1966— ),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扶贫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精准扶贫、社会治理、公共关系;叶建飞(1994— ),男,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精准扶贫、社会治理、社会工作。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料者社区—家庭综合干预研究”(项目编号:SH1412)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10-0075-05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继续深化改革,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2]但是,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仍然较大,贫困发生率较高。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工作时,就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方法在于精准。精准就如同“点穴”,不能少一个少数民族,不能少一个贫困群众,不能少一个革命老区。若不精准,就是手榴弹炸跳蚤,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看起来热热闹闹,却没有点到穴位上。因此,通过大规模扶贫开发,由依赖经济增长带动扶贫工作的传统扶贫模式过渡到对贫困户人群直接干预,建档立卡,增强目标人群的靶向性,帮扶措施由传统的漫灌式到一户一策滴灌式精准帮扶。
  在全国上下大规模下乡入村派驻工作队、设立工作队第一书记、结对帮扶责任人等全方位多层次精准扶贫的同时,扶贫政策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和政策衍生矛盾不断激化,政策的相对认识和绝对执行存在滞后和阻力,干群关系、精准扶贫的成果受到挑战,其所承载的社会经济责任压力加大,并衍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论述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扶贫困境,探究扶贫工作的推进和破解之策,从而推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和扶贫成果的共享。
  二、精准扶贫场域中的政策矛盾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在积极推进扶贫摘帽的过程中,积累和激化了一些微妙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案例,从而寻求精准扶贫场域下困境的破解之策。
  (一)脱贫质量的脆弱性
  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发生率是一个重要指标,一直是人们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