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2月中期

围观和过度解读“辞官”现象的社会心理透析/周 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 超 日期:2018-02-28 15:48:58
或者认为其犯事了,或者认为其受排挤了。因此,合理规范“辞官”者的个人行为,不给群众留下“辞官”者不廉、不正的口实,是消弭“辞官”围观现象的根本之策。首先,要全面提升官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坚定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理想,把党和国家的公共利益摆在首位,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为官意识。如此,“辞官”现象将不会再受到群众的围观和过度解读。其次,要坚持领导干部分类管理原则,合理规范“关键少数”的个人行为,切实维护领导干部相关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譬如,近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等,就是领导干部切实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的重要依据。再次,要加强辞职官员再就业的制度建设。现有的《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公务员辞去公职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尽管如此,该《规定》并没有对相关敏感职业做出更为细致的严格规定,极有可能导致辞职官员“钻空子”“打擦边球”行为的产生。总的来说,合理规范“辞官”者的个人行为,不仅需要强化官员个人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实现官员辞职行为的制度化。
  (四)严格履行“辞官”法定程序
  严格履行“辞官”法定程序,是全面规范“辞官”者的个人行为,建立公平公正、合法有序的“辞官”法治环境的根本要义。面对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抛官弃爵”“弃政从商”“辞官下海”,政府必须严格“辞官”审批法定程序。由于辞职官员大部分为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曾经主政一方,拥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和相当高的社会地位,掌握着各种信息资源,很有可能导致其利用原有的权力搞“延迟腐败”。因此,政府审计部门要严格审查辞职官员任职期间的表现,要对领导干部离职审计工作严格把关,防止官员“带病离职”“带权辞职”,谨防腐败官员瞒天过海、转移视线,实现“权力下海”,确保官员“健康”或者“净身”离职。要建立审计—负责—追责的“辞官”法定程序,并对社会公布所有的审计程序。这在对官员形成一定震慑作用的同时,还大大压缩了群众对“辞官”现象过度解读的空间,增强了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不仅标志着一项全新的、经常性的审计制度的正式建立,还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纳入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中。总之,对领导干部辞职严格审计、对“辞官”法定程序严格把关以及加强对官员“权力下海”的惩治力度是消弭群众围观和过度解读“辞官”现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杰伊?布莱克.大众传播通论[M].张咏华,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7.
  [2]陶鹏.网络围观现象的行为逻辑与现实隐喻[J].理论与改革,2013(6):49-52.<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