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2月中期

围观和过度解读“辞官”现象的社会心理透析/周 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 超 日期:2018-02-28 15:48:58
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见解。简言之,群众对绝大多数“辞官”现象的围观和过度解读均源于其现实生活本身,同时也是他们寄希望于政府能够有效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合理表达”。
  (二)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竭力宣泄
  围观和过度解读“辞官”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社会以及公众三者之间的“博弈互动”,并且“零和博弈”的传统固化思维模式贯彻始终。事实上,这种“博弈互动”凸显的是围观者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竭力宣泄。围观和过度解读“辞官”现象的参与者与事件本身并无关联,那只是他们表达或宣泄社会情绪的一种方式。社会的大变革和大转型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如城乡发展不协调、资源配置不均衡、收入分配不平等、改革红利共享不充分等问题凸显,导致不同阶层的社会关系高度紧张。面对社会“辞官”现象,无聊的“看客们”以“互相观看以应对生活的无聊”为首要的心理需求,再加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制度性困境,以及群众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政府的满意答复,致使群众只能充当社会舆论无聊的“看客”。长此以往,群众的声音得不到合理的回应,心中的委屈无法排解,一旦出现社会热点事件,尤其是跟政府部门有关联的(诸如官员辞职)事件,群众便会群起而攻之,将自己的不悦一吐为快,通过各种渠道宣泄心中压抑已久的不满情绪,以期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可见,围观和过度解读“辞官”现象,是群众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竭力宣泄。
  (三)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极力抗争
  空间既是生产的工具,也是消费的工具;既是统治的工具,也是抵抗的工具。[7]围观作为一种无声的抗争工具,并不是没有声音,更不是不愿发出声音,而是因为个人的抗争极易湮没在群体的舆论之中,难以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去抗争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社会不合理现象要想得到政府高层领导的关注,需要一个像物理学中光传播的条件一样的介质,如美国著名的政策科学家和政治学家约翰?W.金登(2004)所言,必须通过一些指标、焦点事件、灾害、危机、符号、反馈等来推动政府决策者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围观正是群众选择的“介质”。在“围观改变中国”的全民共识语境下,随着群众参政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为了有效实现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抗争,群众会选择静坐、游行、围观等非暴力手段进行社会动员,力图深化社会对不合理现象的认知程度,提升围观抗争的力度。显然,围观和过度解读“辞官”现象,不但是社会问题凸显的表征,还是群众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极力抗争。
  
  三、围观和过度解读“辞官”现象的消弭策略
  
  “辞官”作为正常的领导干部辞职程序,是法律赋予全体官员的合法权利,理应得到群众的尊重与理解。为消弭群众对“辞官”现象的围观和过度解读,政府需要引导社会舆论理性、健康、有序地回归。
  (一)科学优化“辞官”社会环境
  消弭“辞官”的社会疑虑,需要科学优化“辞官”的社会环境,为社会“辞官”的“过敏症”脱敏。[8]人们的行为方式均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要想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首要任务就是转变人的思维方式。一方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