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逻辑理路与世界意义/单佳慧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单佳慧 日期:2024-07-24 10:29:22

  【摘  要】话语作为理念与实践的表达载体,是特定历史时空的产物。立足“两个大局”,重新确立中国的世界定位,是新时代中国话语创新的基本逻辑。基于新时代中国树立全球主体地位的权利意识和中国承担推动世界进步的责任意识,应以“全球史观”为方法挖掘和阐释中国与世界的有机联系,树立“在世界之中”对话意识,“以中国作为方法”推动构建多元开放的世界格局,从而构建一套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具有宽广的全球视野的中国话语体系。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华文明历史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人类美好未来愿景的集中体现,具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局限、重塑平等多元国际话语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

  【关 键 词】中国话语体系;全球视野;“全球史观”;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单佳慧(1990— ),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在站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北京服务国家提升国际话语权”(项目编号:2022B7345)
  【中图分类号】C936;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4)04-0021-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话语权问题,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由此,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话语是特定历史时空的产物。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下,国际话语场充斥着不对等的权力关系。西方国家借助学术包装将发展优势转换为政治话语优势,通过话语扩张形成话语空间优势,再借助资本逻辑和国家力量将其转化为政治道路和政治制度的同质化过程,形成了国际话语场的西方话语霸权[1],导致非西方国家主动或被动地进入西方现代化历史的时空序列。随着当前国际物质力量的变化,西方话语的解释力不断下降,给其他话语主体的登场创造了时代条件。立足“两个大局”,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主导话语体系,重塑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空感,是新时代中国话语创新的基本逻辑。本文的问题意识不在话语本身,而在新时代中国的世界定位及其对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深层意义。本文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入手,探讨如何构建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具有宽广的全球视野的中国话语体系,及其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以全球视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世界”不具备本体论意义上的稳定性,而是人类创造的历史的世界。对“我”“世界”“我与世界之关系”的认知是结构的产物。伴随着近代西方向全球的扩张,“西方中心主义”认知体系与话语体系逐渐演变为非西方国家最重要的精神文化参考系。立足“两个大局”,构建具有解释力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需要跳出从西方角度看待整个世界的认知框架,以“我”为基点,以“世界”为整体视野,重新思考与阐释“我”与“世界”的关系。
  (一)书写中国视角的全球史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史研究超越了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国别史研究范式,开始重视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