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逻辑理路与世界意义/单佳慧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单佳慧 日期:2024-07-24 10:29:22
o;经典”解释。因此,在国际话语场出现的“中国”是一个有前情、有预设、有背景知识的一整套表述。这些共同构成了构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构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必须与其所面临的前提性话语进行现实对话,避免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方法论。从中国话语发展脉络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话语生产的文化基底。中华传统文化话语资源、马克思主义话语资源、西方话语资源,以及还有待发掘的非西方话语资源是构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的话语基础。“融通中外”不是对古今中外话语资源进行静态的、机械的聚合,而是要注重话语的继承性、连贯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22],尤其要重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讲话中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之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着重就“第二个结合”做了全面阐述,提升了我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可以为构建更和平、多元、文明的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例如,赵汀阳通过分析周朝的天下制度,尝试找到解决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全球体系所产生的问题的中国方案,以此建构了一个作为未来世界政治制度的“天下体系”。[23]只有“融通中外”构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树立“在世界之中”对话意识,才能保证中国话语的连贯性(纵向),提高中国话语的沟通性(横向)。
  三、构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的世界意义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宽广的全球视野,是中华文明历史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人类美好未来愿景的集中体现,对超越“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局限、塑造多样化的国际话语表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一)超越“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局限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能够为揭示西方话语霸权提供鲜活有力的话语工具。西方发达国家依靠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技术将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在全球推广西方政治制度安排、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及西式民主等所谓的“普世价值”,创造了“历史终结”的假象。从伊拉克战争到叙利亚之殇,从乌克兰“橙色革命”到“阿拉伯之春”,西方模式已开始被怀疑。随着国际物质力量的变化,西方国家主导的一系列结构性概念也受到了更大的挑战。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测算,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24]这说明,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
  西方话语具有霸权本质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从话语实践的层面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并不容易。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从整体主义的全球视野看待世界发展进程,强调文明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