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逻辑理路与世界意义/单佳慧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单佳慧
日期:2024-07-24 10:29:22
的多样性而非优劣性、对话的对等性而非单向性,秉持“复数”的“世界主义”,跳出了“西方/反西方”的二元对立,超越了西方话语主导的“先进/落后”线性史观、“中心/边缘”空间格局,进而能够真正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使各国尊重别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二)重塑国际话语格局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表征中国的文化传统、发展优势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期盼,正深刻重塑着国际话语格局。一方面,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作为表达载体,有助于丰富世界文明多样性、现代化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表征系统。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与西方文明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是文明多样性最好的范例之一。因此,沟口雄三才希望“以中国作为方法”来破除历史进化论的单一想象,于连才寄希望于以中国为镜来反思西方文明自身。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不仅注重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纵向挖掘,也关注对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横向探寻,将会产生一系列新的理论、知识与话语。例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以“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形成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承认了不符合国际学术界通用的“文明三要素”(文字、冶金术、城市)标准的文明的存在,为世界文明多样性提供了原创性理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其理论化过程必将为其他国家探索多样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话语基础。另一方面,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关系到中国等广大非西方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以及国际话语格局的问题。话语权是一种综合性权力,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文化影响力为表现形式。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垄断着对文明的理解和对现代化的阐释,导致非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场长期处于整体性“失语”的被动境地。这种“失语”体现在两个层面,在话语的层面表现为“有理说不出”,在话语力层面表现为“说了传不开”。在话语层面,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丰富文明的定义、拓展现代化话语的新模式,打破“有理说不出”的窘境。在话语力层面,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时代背景是中国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济总量常年稳居全球第二。以经济实力为硬指标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的全球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国际传播体系,将有助于逐渐破解“说了传不开”的劣势局面。非西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话语在世界的传播,反过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会切实提升广大非西方国家的国际话语权。这种结构性变化将有助于国际话语格局向更平等、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提出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话语,表征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构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一,构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l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