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推进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原则与方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赵福生 荀一成 日期:2015-05-02 14:07:05
  作为当前中国政府自身改革的核心之举,权力清单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基础性、关键性工程,也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因此,权力清单制定得是否科学、运行得是否规范、监督得是否到位、调整得是否合理,事关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从各地公布的权力清单及其实际运行状况看,地方权力清单的出台有三种不同的面相:一是非规制化运作,权力清单及其所在的行政体系运行依托人治处境;二是规制化运转,政府依权力清单行政,但清单不必经法确定;三是法治化发展,即权力清单依法定权、依法束权、依法调整。从长期发展角度看,这三种面相的渐次进展最终成为地方权力清单制度法治化的一种进路。为了避免地方权力清单制度停滞不前,抑或缩短这一进程所需的时间,抓住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坚持党对依法改革的领导,加强对权力清单制度的顶层设计,还需要规范的程序要求和民主的监督保障。这些要求具体体现为“三思”而行、写好“四书”、把握“五经”、管好“六扇门”。
  一、推进权力清单制度需“三思”而行
  权力清单制度对政府来说无疑是壮士断腕,既需要深思熟虑,更需要运用底线思维、法治思维、互联网思维“三思”而行。
  首先,推进权力清单制度需要依底线思维而行。所谓底线思维,是指以底线为导向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凡事以党纪、国法、道德和中央基本要求为主导和方向的思维。习近平在谈到底线思维时要求,凡事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按照这一要求,依底线思维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必须加强党对依法行政的领导,以正确的导向、严格的纪律、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建设。一应以问题意识为前提。充分考虑到政府开出权力清单可能带来的阻力和问题,思考是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会心甘情愿地确权、分权、限权,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二应以忧患意识为起点。考量如果有的地方政府不能开出合理的清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危害,以有备无患为要求。三应以坚守底线为基础。人民政府应找到权力的边界,做好边界之内的事,坚守行政为民的底线。四应以稳中求进为旨归。不断推进权力清单的制度化,以寻求最好结果为目的。依底线思维来看,当前最集中的问题是权力清单开列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全国各级各地政府都是自己给自己开列权力编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剔除骨头留下肉”的情形,这一方面考验政府自身的底线,另一方面也在考验公众所能承受的底线,一定范围内的底线博弈在所难免,应保障人民群众坚守自己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底线权利,在困难面前不让步,在民主路上不退缩,以掌握主动权为关键。这同时表明,依法推进权力清单制度,仅依底线思维而行还远远不够,还需依法治思维而行。
  其次,推进权力清单制度需要依法治思维而行。所谓法治,是指良法和对良法遵从的统一。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法治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依法治思维而行,就是在认识和解决问题中时时处处以守法为导向,推动法律的发展,发挥良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良法的实施和服从发挥法律的约束、保障和激励作用。依法治思维推进权力清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