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推进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原则与方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赵福生 荀一成
日期:2015-05-02 14:07:05
的初期不成熟的原因,也有少数地方为了清单而清单、为了清理而清理、为了公开而公开,把公布权力清单当作一场政治秀的原因,后者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成为一张以形式主义糊弄官僚主义的废纸。为了真抓实改“念真经”,必须做好统一标准的顶层设计,对权力类型标准做统一的设定,并根据不同类型权力的特点设定相应的依据标准、职权标准等各项具体标准。
第二,建章立制“守好经”。权力清单制度的精髓在于其准确性。要想守住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必须加紧配套制度的建章立制,要清查、公开、压缩现有的权力。没有法律依据的权力要废止,私造的权力要禁止,以制度的合力推进权力清单的发展。
第三,依法规范“解真经”。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所以创新提出权力清单制度。坚持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力,使权力清单成为各单行法律授予政府的权力总菜单,只要公众需要,政府都能做,也都得做,这就化解了过度承诺的问题。为此,一应使权力清单授权有法、行使有规。通过完善行政组织法,将权力法定化,用组织法的形式明确每一级政府的职权范围。二应使权力清单行使有规。通过建立健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用法律形式统一权力运行的流程,使权力清单行使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三应使权力清单授权明责。通过修订《行政诉讼法》,扩大行政诉讼的范围,把规范性文件作为行政诉讼的标的提起诉讼,可以对权力清单外的授权起诉,以此来扩大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那么,何为重大决策,重大决策经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之后责任如何划分、如何量化?这都需要健全相关法律,使清单的法律配套问题可以得到解释和回答。
第四,政务公开“传真经”。公开才有公信,透明才有清明。只有亮出家底,广泛传播权力清单相关信息,使权力清单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才能破除行政权力的神秘感。为此,不仅应重视权力清单公开的内容和途径,而且要关注政务公开的结果和效果。此外,清单公开不仅应公布权力类型及其办理流程,还应公布救济措施,包括在政府办事时遇到不正常现象时如何举报、申诉等,都应有明确的追责渠道,只有当这些信息都齐备的情况下,信息公开才算完整,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五,追踪决策“修好经”。所谓追踪决策,是指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发现决策目标发生根本偏离或方案进行重大变化时所做出的决策调整。权力清单只是划清了静态的权力,但社会生活是千变万化的,须防范新变化导致权力的僵化和泛化。社会生活是千差万别的,职能行使是复杂多样的,权力清单的调整须与现实变化无缝对接,因而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和优化权力清单,这就要求对权力清单在原有优化工作基础上再次优化,从而实现双重优化。优化的前提须进行回溯分析,查找到权力清单出现问题的源头,由于此时权力清单的制定已经是非零起点,需要高度重视权力调整部门所涉及的相关群体,须通过细致的工作对清单调整达成共识。
四、推进权力清单制度需管好“六扇门”
“六扇门”在古代泛指建有六扇门的机构,即官府衙门。依法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当然要管好政府机关。然而,这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