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逻辑展开/霍登煌 张新民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霍登煌 张新民 日期:2024-11-12 15:10:34
更具均衡性和可及性。其三,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为维护人民文化权益提供了人才保障。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主流价值观,即文人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伦理认知。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做到“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13]326。针对艺术修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需要融入生活,“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13]323;文艺需要反映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13]322,以不同题材的优秀文化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13]322。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新时代文艺人才队伍德艺双馨品质的高度重视,也是选拔和培养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基准面向。
  三、方法指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以一定的哲学方法论作为前提基础。所谓哲学方法论就是我们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系列方法和原则的集合,其本质上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应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主旨鲜明、内涵深邃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深厚而坚实的方法论底蕴,主要包含辩证方法论和思维方法论两大方面。
  (一)辩证方法论
  作为一种发展学说,文化辩证法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文化建设内部诸要素何以在矛盾运动中实现和谐共生,其基本旨趣是以辩证思维方式平衡文化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矛盾,使其在共存中实现整体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辩证法思维特质。在正确处理“本土与外来、主导与多样、批判与包容”等相互关系上彰显了对辩证方法论在文化领域的科学运用。
  1.本土与外来
  正确认识文化本土与外来的关系,对于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具有深刻意义。文化本土特质是文化的活力之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本土特性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坚持文化本土化并不是排外主义或夜郎自大,而是以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概而言之,只有在尊重和继承本土优秀文化并有效吸收和借鉴外来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创造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指出,不同文明的博采众长,“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11]544。可见,文化的本土与外来具有辩证统一、共生互促的逻辑关系。同时,“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3]469,也是保持文明旺盛生命活力的实践路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发展理念,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既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也彰显了不同文明所承载的共同价值。
  2.主导与多样
  多元一体、多样共生是任何文化形态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强化主导、壮大主流。在我国,文化的主导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和整合多元文化,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文化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民族、地域、阶层等文化群体的多种不同形式,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17]。文化的主导性与多样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需
[1][2][3][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