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当代中国民主的构建逻辑再阐释/梁承碧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梁承碧 日期:2024-07-30 17:40:32
个巨型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个治理共同体是许多次级、小型治理共同体的有机组合。
  全过程民主构建实现了政治整合的进一步强化和治理的进一步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倡导及将爱国统一战线建设纳入全过程民主建设的部署,明显表达了强化政治整合的意图。而通过全过程民主的构建,党群关系比以前更为密切,人民群众的政治效能感日益提高,这无疑大大提升了当代中国政制的政治整合功能。从治理优化方面看,全过程民主的构建使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制度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使得公共决策更为民主化、科学化,这对于有着巨大治理难度的中国寻求有效治理无疑是非常有益的。正如程同顺所总结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能,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10]
  四、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性质内涵的新解读
  基于前面的阐释,我们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性质内涵也可以做出新的解读。
  学界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性质的分析呈现为两种类别:一种是“等同论”,认为人民民主就是一种全过程民主,故而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在意义上是等同的;另一种是“发展论”,认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质上就是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价值原则落实,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或者说,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了人民民主,巩固了其制度优势并实现了效能的普遍化。[9]这两种类别的分析都有不容置疑的正确性,但都属于传统的规范性阐释,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历史政治学意义上的过程分析的理论期盼。当然,事实上既有的研究中,这类成果还是有的,比如从政治发展视角进行的研究,只是这类研究仍然较为少见。本文也属于政治发展视角的研究,贡献在于:把人民民主的构建和发展理解为一个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累积性进程,同时认为这一进程的不同环节各有其功能侧重,并且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视为当代中国民主构建的最终目标模式。
  根据对当代中国民主构建的累积性进程分析,我们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也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解读。因为这种政治发展理论意义上的累积性进程分析着眼于民主的构建与发展进程,实质上就是从起源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故而根据“从事物的起源看事物就是从本质上看事物”的认识论,可以断言对当代中国民主构建逻辑的阐释事实上揭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内涵。根据我们的阐释,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内涵应该从以下三个理论层面入手:其一,政治整合的层面。人民必须首先整合为国家,然后才可能通过民主的国家化构建来发展人民民主。可见,建设人民民主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实现政治整合,在政治整合的基础上实行民主。这意味着必须首先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解为整合性民主。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和实现的,故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成了整合性民主的根本特征。这个层面的理论意涵可以概括为“政治整合”。其二,民主治理的层面。人民民主在整合性民主的基础上构建为治理型民主,是由于人民民主本质上就是“可治理的民主”。所谓“可治理的民主”,实际上就是“为治理的民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带领人民寻求有效治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从更深的层次来看,这实际上体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