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演进、生成机理和时代意蕴/聂雨晴 杜欢政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聂雨晴 杜欢政 日期:2023-07-10 10:46:31
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是基于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各项政治制度与原则之上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民主主体范围的广泛性。与西式民主名为“一人一票”、实为“少数精英统治”不同,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上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的民主体系。二是民主功能的“求同”性。与西式民主“赢家通吃、愿赌服输”规则而导致利益分歧的竞争性政治不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整合多数人的意愿,形成共同利益集合体,有利于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广泛团结和国家的稳定长久。通过“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民主,有助于各方达成共识,有效避免西式民主的“玻璃墙”和“两张皮”等现象,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和实施效果的最优化。民主主体的广泛性能够切实提升人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还能够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家治理提质增效,彰显“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以“人民需要什么”为标准,在全国两会的窗口期,人民网连续12年开展“捎句话”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议直达全国两会。
  
  参考文献:
  [1]邓剑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9.
  [2]卢轶.人民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肖立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与体系框架[J].人民论坛,2022(1):57-62.
  [4]赵永红.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逻辑与制度路径[J].行政论坛,2022,28(1):40-51.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9.
  
  责任编辑 于小曼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