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双重空间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空间转向的阐释理路/邓观鹏 顾友仁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邓观鹏 顾友仁 日期:2023-04-19 16:30:11
推动政治目标的实现。这种自上而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模式,其议程设置和流程设定的单向化、模式化和层次化,不仅充分强化和保障了主流媒体的话语传播和分配优势,而且明确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传体”和“受体”的界限和位列,巩固了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和话语生产优势。
  然而,在全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空间中,“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谈什么、不谈什么已经不能由官方理论精英完全掌控。网络空间凭借公开性、交互性、平等性和集成性等空间特质和技术优势,解构了现实空间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信息传播系统的运作机制,打破了传统媒介和前自媒体时代国家对信息资源和话语权力的“传者本位”格局。在网络空间中,社会公众的参与和表达获得多元渠道和多样平台,极大激发了社会公众的话语活力,使他们能够依靠网络空间内设的技术设施和技术规则,通过“人—机”互联方式,借助各种网络信息工具和平台发表对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观点,通过网络空间的聚集效应形成网络议题和网络舆论,引起社会共同关注,并反馈于政治议程。这样,事实上就发生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从“传者本位”到“受者本位”的转变。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出受众掌握了公共话语表达权和意识形态话语选择权,是网络空间中技术流、信息流和意见流聚集效应下话语权力结构转变的必然态势。
  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空间转向的策略思考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空间转向的生成样态,既彰显了全媒体时代技术赋能所带来的机遇,也蕴藏着多种形式的风险和危机,需要加以审视和反思。要保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能够在网络空间更好地传播,助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话语权的最大增量,关键需要牢牢把握网络空间这一新的话语生产和传播场域,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空间转向的现实样态进行扬弃,以巩固和提升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推进吸纳与治理并重:增强话语传播的时空效能
  网络空间提供的时空传播惠利,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而言,既是重大的发展机遇,也是空前的建构风险。新媒体所特有的交互性特征,打破了以往的时空隔阂与物理界限,创设出一个跨国界、跨地区、跨领域的全新信息流动空间。这种空间形态虽然是对现实空间格局的解构和再造,但并不意味着它能与现实世界完全割裂而独立存在,相反,它具备显著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品质,这决定了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建构和治理必须同时关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两个层面。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网络空间实现了观念表达和信息交流跨时空的无限活动,能够迅速进行话语空间场景的转换,以信息纽带将网民进行串联,蕴含着强大的技术创造和传播能力,也要警惕网络空间一体化塑造的话语信息流动共同体,因为其打破了时空分割形态,实现了国内外信息市场的联通互嵌,容易产生话语信息的聚集、泛化,导致异质性话语和信息通过网络空间进行跨时空传播,引发社会舆论危机,进而增加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易消解性和脆弱性。
  一方面,要强化对网络空间话语信息的吸纳。作为独特话语熔炉现象的载体,网络空间具备聚合现实异域空间信息资源的优势,能够迅速而广泛地连接、联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