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当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构建逻辑论析/梁承碧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梁承碧
日期:2023-03-24 09:32:57
归结起来,当代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独特品性。一是民主实体的整体性。审视当代中国民主实体,民主过程设置于政治活动的各层次、各领域,形成了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群众路线(有人谓之“逆向参与”)、监督民主等多种民主形式的组合协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二是民主环节的完整性。西方民主把民主仅仅定位于选举,可谓对民主本意的断章取义;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主环节的设计上包括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诸环节,实现了民主环节的完整性。这种民主环节的完整性有助于实现良政善治。三是民主过程的持续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际上不存在起点或终点,是持续性运转的,超越了那种间歇性、阶段性地通过选举决定领导人的“非全过程民主”。四是公民参与的全过程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克服了代议制民主或代表性民主在公民参与方面的局限性,实现了公民参与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完全体现。这些独特品性的形成也正是当代中国民主作为独特的民主模式日臻成熟的表现。
可见,通过正在进行当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中国人民将真正“进入国家”,人民不仅能参与社会层面和地方性的治理,还能真实地参与国家事务。这样,人民就能真正地当家做主,充分显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管用性。毋庸置疑,这种民主的理想状态正日益趋近。
二、总结与进一步的讨论
从演进逻辑来看,当代中国民主的构建遵循着这样一个程序:先行进行的整合性民主构建和之后的发展(治理)型民主构建,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累积叠加的过程,三个环节都有各自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整合性民主包含了当代中国民主的基本框架,构成民主进一步发展的政治基础;发展(治理)型民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当代中国民主提供了重要的依托和载体,也开发了来自社会自身的自下而上的民主驱动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则旨在实现充分的政治参与,弥补前两个环节所存在的缺憾,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人民当家做主。通过这一民主构建过程的叠加演进而达到的理想状态,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
当我们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概念来概括当代中国民主构建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时,实际上也就是承认这一概念作为人民民主的“一个‘完成式’意义上的概括”[8]。如此,当然也就应该承认这一概念所承担的规范性意义,有学者视其为“一种规范性的理念”[9],其具体所指即人民民主的中国形态,或曰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在笔者看来,似乎更有必要明确地站在解决民主话语权的高度上,从民主类型学的意义上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为一种民主模式。这样的理解或许更吻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定性意义的论述。比如,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阐述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 |